57歲陳姓婦人長期因頭暈、肩頸痠痛四處求診,直到出現複視、講話不清,經神經內科醫師診斷為重症肌無力,醫師施予血漿交換術治療後,症狀才大幅改善。
大林慈濟醫院指出,陳姓婦人因頭暈、肩頸痠痛等症狀,先後就醫檢查,症狀時好時壞,後來開始抬不起頭,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複視、講話不清、吃東西易嗆到,經住院進一步診療、抽血檢查,確診為重症肌無力。
神經內科醫師黃詠嵩表示,據國外統計數據,重症肌無力患者出現垂頭症狀,60歲以上有23%、60歲以下約6%,因患者脖子肌肉無力,需格外用力抬頭,因此常會出現肩頸痠痛、合併複視、講話不清等症狀,得以研判罹患重症肌無力。
黃詠嵩指出,除了重症肌無力外,還有部分肌肉病變、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甲狀腺低下或脊椎問題,都有可能出現脖子、肩膀痠痛等症狀,關鍵在於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時好時壞。(重症肌無力與漸凍症為不同疾病)
黃詠嵩說,根據台灣流行病統計,約有一半重症肌無力患者屬於輕症,只有眼球型的症狀,就是眼皮下垂及複視,只需要服用藥物改善。嚴重重症肌無力,接近呼吸衰竭者,治療通常會施予血漿交換術或施打免疫球蛋白。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