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明視辛勤工作為美德,不過這種想法--一如勤勞小蜜蜂的老套寓言--原來只有小學程度,而且十分危險。科學家斯馬特(Andrew Smart)《閒散的藝術與科學》(Autopilo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一書從腦神經科學角度出發,指出人類其實在最懶閒的時候最有創意,而追求高效的密集工作與癲癇症無異,窒礙健康發展之餘,摧毀人類也摧毀地球。面對一片營營役役的糖衣炸彈中,只有懶惰才能拯救世界。
科學管理是一種病
百多年前,工廠都是血汗工廠,工作環境惡劣,童工普遍,一日必須勞動 12、14 乃至 16 小時。後來爆發工人示威,爭取勞工權益,包括制訂標準工時,提倡「正常作息」:8 小時工作、8 小時休憩、8 小時睡眠。當時大部分人都以為,隨著生產效率提升,工時將會愈減愈少,然而資本社會卻安排了另一種制度:以科學管理為名,制式化分工,將加班包裝為勤力,榨盡人力資源。
例子如富士康工廠,工時過長,7 日無休,員工連去廁所都要打卡,將人身自由時間壓縮至以分秒計。員工對此發起「小抗爭」,例如怠工、偷竊、蓄意破壞,自殺則是「want my life back」的終極手段。斯馬特認為,富士康連環自殺案的起因在於該工作的基本性質:「在富士康工作,就像是把時間管理的邏輯推到極致。舉凡洗衣、吃飯、睡覺的管理調度都與工廠的生產時間表一致,以便追求輪班效益的最大化。」以提高生產力為名,強迫有機體違反自然規律,「森林會死亡,人類會自殺,企業則會崩潰。」
無所事事好處多
不止企業之內,社會普遍亦流行著「恐閒症」(Idlephobia),不停工作之餘,連餘暇消遣都不輕鬆。《懶惰的歷史》作者勞克(André Rauch)解釋,現代課餘活動、度假都與工作相差無幾,「消遣只會以工作的名義產生『非工作』。」如何使用閒暇時間變成學問,「假如不能充分利用,就會被視為浪費或無能……就好像是太害怕無事可做,才把日曆和記事簿填滿,理性和計劃穩佔上風。」結果在放假中無所事事還是一種罪過。
賤視懶惰,會有甚麼問題?個人方面,斯馬特指出,人類不少偉大發想都是從懶散狀態而來,例如笛卡兒的座標、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的詩句、牛頓的萬有引力,偉人故事背後實在有腦神經科學根據。放空時,「靜息狀態」下的大腦並非靜止不動,反之,大腦永遠保持自發主動,等待下一次的刺激發生,而靜息時預設網絡模式的活性會增加,比起特定任務(例如計算),大腦自發活動會消耗更多葡萄糖與大腦代謝物。換言之,大腦在放空時反而更有效率,假如礙於不斷回應即時問題,則無法讓記憶、知覺、聯想與思考產生連結,繼而發揮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