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中元普渡除了普濟蒼生之外,還有許多拜拜的禁忌我們不知道!以下整理了鬼月、中元普渡的注意事項懶人包,記起來讓你拜得順利,說不定還能順便轉運!
一、「鬼月」的由來
農曆七月鬼門開,民間常稱作「鬼月」,佛教團體習慣稱「吉祥月」或「孝道月」。近年網路上流傳「鬼月」由來,是因為農曆七月為大吉月份,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霸佔農曆七月,故以謠言混淆視聽,但實際上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因為網路謠言引用民間堪輿術語「古來七月天子葬」,翻譯為天子都在農曆七月下葬,因此七月大吉。但此「七月」指的是七個月,而非農曆七月(見《禮記·王制篇》),其中提到天子七天之後出殯,七個月之後下葬,可以證明「七月而葬」並非指農曆七月。
至於為什麼遺體要放七個月?因為皇帝駕崩之後,其屍體需加工處理,連同太子與全國服喪哀悼期,前後總共陳放七個月,才將棺槨移入陵墓;當然也是讓遠在外地的親戚和外國使節能夠有充足時間前來弔唁。
中國傳統文獻對於農曆七月又稱「巧月」或「瓜月」,並無所謂「鬼月」說法,東漢《四民月令》、南北朝《荊楚歲時記》一直到清代以前《萬有曆書》等重要日(曆)書都沒記載,便可知道中國並無此習俗。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東國歲時記》也不見相關紀錄,積極漢化的日本也沒有「鬼月」記載。由此可知中國文化中並無「鬼月」,而「鬼門開」很可能是臺灣與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社會才有的觀念,演變成今日華人的共同習俗。
臺灣的「鬼月」概念是因為臺灣移民社會死傷甚多,例如:漳泉械鬥、原漢對立、抗荷、抗清、抗日等移民問題,造成很多「大眾爺」、「萬善公」、「有應公」、「百姓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為了安撫孤魂、化解仇恨、慈善積德,臺灣在清代晚期開始形成普渡死難者的大型祭祀活動。日治前期的臺灣舊慣調查中,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也並不普遍。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只有這幾十年來流行此說法。
二、「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源自於道教對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的三官大帝信仰,其中地官「舜」的生日就是「中元節」。但「中元節」在兩漢以前並無明確的節日概念,而是在佛教傳入後,道教受佛教影響,將「中元節」也賦予了地官大帝生日的說法。
佛祖鑑於目蓮救母之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做「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恩情。民間傳說:唐太宗於臥病期間,曾在病危時魂遊地獄,見到生活在地獄裡的眾多冤魂紛紛向他訴說苦狀;當唐太宗還陽病癒後,通令全國人民,準備三牲及金銀紙錢,以路祭方式,祭拜孤魂野鬼,並定名為「盂蘭盆盛會」。祭祀風氣受到佛教「盂蘭盆」概念的影響,也因梁武帝崇佛,因此官方盛大舉辦「盂蘭盆」法會以救渡餓鬼飢苦倒懸。民間則上行下效,結合儒家孝親觀念,藉以迴向功德以報先人之恩。之後民間將佛、道教信仰結合,集中普渡於中元節的習慣,從宋代大為流行,這跟明太祖一點關係都沒有,況且明太祖信的是道教,對於佛教並不重視,只是民俗流行中元節的宗教活動,既隨順民意又避免動亂,沒有壓抑或是助長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