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多歲女性近年持續腹脹、拉肚子,原以為只是腸躁症,但吃藥時好時壞,一年前才發現是腸道發炎疾病「克隆氏症」惹禍,後來連腹部皮膚都潰爛,一打噴嚏就會滲出糞水。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族群,而且患者人數從1998年到2013年間暴增26倍,仍有持續攀升的趨勢。
發炎性腸道疾病之所以增加,西化飲食、環境因素都是重要因素。高糖、高油的西化飲食會改變腸道菌相,增加發炎的風險;現代人重視衛生,常讓孩子從小就在非常乾淨的環境中長大,體內免疫細胞訓練不足,長大後一旦遇到外來物就會容易反應過度,使腸道長期出現發炎反應。
醫師表示,如果發炎反應發生在直腸、大腸就稱為「潰瘍性結腸炎」,發炎部位多在淺層黏膜層;但若發炎部位在小腸,則稱為「克隆氏症」,侵犯部位較深,可能影響整層腸壁。
不過,因發炎性腸道疾病和大腸激躁症非常類似,都會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因此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大多得花上2、3年時間才能找出真正病因。
若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卻置之不理,腸道恐潰瘍破洞,嚴重時糞水恐流到尿道、陰道,甚至從皮膚滲出體外,他就曾看過患者的膀胱被糞水占滿,導致膀胱、腎臟發炎,而且罹癌風險也會增加。
他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因腸道組織壞死,傳統治療以服用類固醇為主,若藥效不佳就得切除部分小腸,影響營養吸收。發炎性腸道疾病有5大警訊,腹痛、腹瀉、發燒、貧血、血便,民眾千萬不要因為曾確診痔瘡或以為是腸躁症而不以為意,一旦有上述症狀超過2週,應及早就醫。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