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於環境得天獨厚的亞熱帶海島,台灣人有豐富魚鮮可以選擇,即便是海洋生態嚴重惡化的今日,近海漁業受衝擊的程度,也比全球多數地區小,然若海洋環境持續惡化,全球捕撈漁業產量排名第19位的國家,也不能倖免於資源枯竭的惡果。
海洋保育工作的推動,先進國家值得參考的做法比比皆是,歐盟推行的「無法分割(Inseparable)」計畫,就是突出的實例。歐盟海洋事務暨漁業處,跨國水平垂直整合各會員國的水產漁獲、餐廳、通路、消費、健康、就業等總體資源,於2014年1月推出永續海產的產銷供應鏈查詢平台,鼓勵民眾消費支持,更方便上下游業者跟進。
如此完善計畫,讓人看了羨慕卻無法跟進,主因是台灣漁業管理仍處於初步階段,無論產品產銷履歷、養殖管理或檢驗規範,主管機關與業者尚無共識,現在要推動任何消費(抵制或支持)運動,對不同作業條件的漁民,不盡公平且顧此失彼。
責任漁業制度指標
與其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貿然推行不見得符合民情的措施,有台灣水產上下游業者合作,研發推出本土漁產環保認證系統。
業者參考世界農糧組織(FAO)1995年發布的《國際責任漁業行維綱領》,以永續生產為目標,規劃循序漸進的責任漁業制度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RFI)。
另一方面,RFI連結台灣現有產銷履歷追溯系統,從生產、加工、流通、上價每個環節,完整追蹤台灣野生捕撈、養殖漁業產業鏈。
消費者可以登錄網站,查詢參考漁獲的RFI等級,或是以手機讀取QRCODE,了解購買海鮮的產銷履歷,(說明圖表與網頁截圖,來自責任漁業指標網站)。
目前已經有湧升海洋、立川漁場、奇萊美地、利豐水產、溪和食品等廠商加入,部分RFI認證產品,已從主婦聯盟等通路上架,未來逐步擴大RFI認證品項。環保團體24日聯合尾牙的海鮮桌菜單,全都是RFI認證通過的漁產,從生魚片(紅魽、巴鰹、生干貝)、冷盤(中卷、褐藻、白灼蝦)、魚羹(蝦仁、文蛤、花枝)、鮮蚵、台灣鯛、烏魚、櫻花蝦,消費者能選擇的種類不少。
海洋保育第一步:誠實紀錄、承擔責任
積極參與RFI系統制定工作的湧升海洋公司老闆徐承堉表示:「在海洋保育的努力上,沒有業者應該被排除,與其淘汰不合標準的廠商,不如採行『改善原則』,激勵業者逐步改善。」
舉例來說,漁民作業方式,從底拖網進步到一支釣,或是選擇性捕捉豐度較高的魚種;養殖業者從室內循環水系統,進步到生態養殖……,只要上下游業者開始自我管理、持續改善,給予海洋更大復育空間,就能降低漁獲產品RFI,增加產品競爭力。
消費者就算付出比較高的價格,也等於直接回饋海洋的復育工作與希望。不過一切的自我改進基礎,仍必須建立在業者的誠實紀錄申報,業者必須願意交代漁獲、產品來源,以負責任的態度面對消費者。
已經開始販售RFI認證魚產品的主婦聯盟表示,短時間不會強制推行RFI認證系統,目前還是尊重生產者個別意願。即便如此,多數推廣在地小農農產品的通路商,都有各自水產品採購政策,篩選條件包括:當地魚種、來源清楚、生態(低密度)養殖等等,大家可以主動詢問了解。
相關報導:
環團試辦永續海鮮尾牙,台灣首次端出通過RFI(責任漁業指標)漁獲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