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發明自己的親身告白】 寫給2024年的李柏毅

2015-02-03 14:16

? 人氣

ed1758_d53c0cafe64a413b86acb1800fa3c7e9.jpg_srz_p_467_352_75_22_0.50_1.20_0.jpg
 

如果說,這些事件要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那就是這些事件決定了往後25年、甚至更長久的將來,我們如何談論國家、爭取民主、追求正義與人權。這段被歷史課本稱作是「第三波民主化」的時期,世界各地民主運動風起雲湧,而台灣也躬逢其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那是個秩序繽紛的年代,農運、工運、婦運、消費者意識、環保、政治參與......都構成了1980、1990年代台灣社會的主旋律。

這些運動,有什麼共同點?儘管訴求、組織與策略大異其趣,但這些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是來自於讓更多人享有自由、平等與發展的願景,這讓我們願意放下性別、種族、宗教、階級與黨派的成見,致力於建構一個兼具合理經濟成長、涵容性(inclusive)社會發展、以及民主政治的國家。

25年來,伴隨你長大的信念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一再叮嚀你的是什麼嗎?那時,媽媽持續地在特教班擔任志工,總是提醒你是處在一個多麼幸福的環境,能有如此豐富的資源,可以安心地唸書。

雖然,一直到大學,你才慢慢理解母親所說的那個世界。從一個眾人眼中的貴族學校度過六年中學生涯的你,其實當時並不理解為什麼會有貧窮、失業:努力考上好大學,畢業之後努力找工作,人生不就是一條這麼簡單的路嗎。

後來,你才慢慢發覺,自己能有這麼簡單通往富足的道路,個人的努力也許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如果你的父親不是公務人員、如果你的長輩不是職業軍人而能獲得國家的照料、如果你不是生長在一個解嚴後的民主政治體系、如果你不是生長在台北市,享受着比起其他縣市更為充足的教育資源、如果你不是吃著中南部農民辛苦種出來的稻米或蔬菜......。

於是,你開始反省,是不是一切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你開始反省,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著要如何得到更多,卻很少問自己可以為這個群體做些什麼。

ed1758_fb98af28054c483d9eb85e16ea0c04c9.jpg_srz_p_467_622_75_22_0.50_1.20_0.jpg
 

你開始反省,自己可以選擇讓成為剝削他者的華爾街之狼,但也可以選擇一如卡繆所說,「人生除了幸福,還有責任」:除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之外,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地球變得更宜人居,追求一個更公平、更永續的社會。

別忘了,你曾寫下這段勉勵自己的文字:

「我期待,臺灣和這世界,都能夠是每一個人,找到認同自己的方式的一片土地。因此,一個更民主、更尊重多元、更能以長遠眼光看待事物的社會,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值得用一生追尋的目標。」

也別忘了,這正是你放棄獎學金、毅然決然回到台灣,創立社會企業的原因。你想要減少人們浪費食物的惡習,讓這些剩食能有更好的利用方式;你想要降低大眾對街友等弱勢的歧視,讓他們更有自信地重回社會的懷抱;你想要提高街賣者的收入和工作環境,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更多希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