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的由來
決定發展方向後,政府選定美國RCA為合作對象,並由工業技術研究院選定約40人,分兩批赴RCA實習一年,回來後在工研院「積體電路」試驗工廠研製「三吋晶圓」成功。按照原規劃將「積體電路」製造設備及人員外移,成立民營的「聯華電子公司」(簡稱「聯電」),以便促進整體電子工業的發展。「聯電」成立後,很快研製4吋晶圓成功,且與美國RCA同步,增強政府對發展「積體電路」工業的信心與決心。
政務委員李國鼎促成工研院長張忠謀進行「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的研製,研製成功後,比照「聯電」的模式,外移成立「臺灣積體電路公司」(簡稱「台積電」),請工研院長張忠謀轉任台積電董事長。由於張忠謀帶領該公司同仁共同努力,至今該公司已成為全球電子工業供應鏈的核心企業,也是臺灣的「護國神山」。
自此台灣的經濟核心從勞力密集產業逐漸轉型為技術密集產業,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到2020年,電子、資訊等高科技產品出口超過二千億美元,達2018億美元,高佔總出口的58.4%。過去10年(2007-2016),高科技產業增加的附加價值高占GDP增加額的28.2%,顯然高科技產業撐起臺灣經濟半片天。
臺灣70年來的經濟發展,究竟還有怎樣的故事?公視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系列〈臺灣製造的美援時期〉集將探訪當年的美援會工作人員、歷經興衰的製造業老闆、員工、歷史學者、經濟學教授等各方面的角度,一起鑑往知來。在瞬息萬變的未來裡,臺灣製造如何找到活下來的路?或許,在過去裡頭,都隱藏著它的密碼。
公視2021年旗艦歷史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系列,由杯杯文創伙伴公司製作、新生代導演徐浩軒、許雅婷執導,從人口精算、美援、土地改革、WTO議題切入,關注臺灣現代化過程中罕為人知的關鍵性人物與故事。
配合公視熱播美援時期相關時代生活劇《茶金》,《公視+》OTT影音串流平台重新上架《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加入會員免費收看。
「公視+」:https://lihi1.com/ZpzbK
〈臺灣製造的美援時期〉集 宣傳短片:https://youtu.be/4UzX2xt8SSk
本文改寫自經建會(「國發會」前身)前副主委葉萬安先生專文。全文請見:《戰後民不聊生的台灣,如何創造經濟奇蹟?前經建會副主委憶當年「2大關鍵」成就輝煌紀錄》
責任編輯/邱劭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