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怎麼了呢?相信許多人心中都有這個困擾。過去5年中,從塑化劑、毒澱粉、大統假油到現在的餿水油、工業用油脂,讓我們對台灣的社會信任系統產生懷疑。更深層的意義是,代表我們最重要的生活價值觀也正面臨挑戰。也正好提醒我們自己還不夠好,離世界級仍有一大段距離,台灣社會的確需要重新建立一個有公德心與同理心的價值體系。
目前主流的民粹想法,就是政府沒好好把關、修法並嚴懲黑心商人。但我們應該去檢視真正的核心問題,否則食安問題仍會存在。
在這分享一個我曾讀過的「思辨實驗」(Thought Experiment),由2001年諾貝爾獎經濟得主George Akerlof在1970年所提出的「The Market for Lemons」。
我們假設一瓶高品質純牛奶的成本是$1.0,另一瓶加水的牛奶成本是$0.6。一般來講,大多數人會願意付$0.8買已加水稀釋的牛奶,或者付$1.2買純牛奶,如此兩邊賣方都有合理利潤(皆為$0.2),而買方也知道兩種牛奶的差異性,是一個各取所需的公平交易選擇。但是若買方無法分辨牛奶品質,卻只願意付$0.9(只以價格、好康為唯一選項),這樣一來,誠實賣高品質純牛奶的商人會破產(因為成本已經是$1.0),但賣加水牛奶的商人卻賺更多($0.3)。想必過一陣子,所有賣牛奶的商人都會加水稀釋牛奶,以賺取更大利潤。而消費者會以為占了便宜買到純牛奶(只付$0.9,而不是$1.2),但其實市場上已沒有人能賣成本$1.0的純牛奶,純牛奶市場因此被加水的牛奶市場所取代驅逐。這就是有名的Gresham's Law──「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劣幣驅良幣)的由來。
這種牛奶經濟學(現在在台灣也可稱豬油經濟學),就是目前台灣食安的核心問題。很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知道,但卻被便宜、低價、CP值給吸引,忘了我們消費者仍有選擇。當我們在追求折扣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一個缺少社會信任及折扣的社會。正如同「思辨實驗」一樣,當資訊不透明、不對稱、被誤導時,消費者會分不清楚商品真正的品質及價值,劣幣驅良幣就是必然的結果。所以我才覺醒要抗拒這種「好吃又便宜又划得來」的全民運動來修煉我自己。
《數位時代》提倡用數位科技來建立創新的經濟。看我的〈創經濟〉專欄讀者們,最希望看到的是如何創新實做的機會,不是僅找出問題或方法:一、食品原料加工供應公司:鼓勵年輕人用數位經濟來參與傳產最上游的產業,如食用油煉製、原料生產。二、良心標章徵信基金會:鼓勵年輕人用數位經濟把買賣雙方的資訊透明化,讓每個人都能了解商品背後的本質。政府GMP已失能,我們需要更公正、更科學的平台來認證。
撰文/朱平
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目前倡導並推廣有更高社會目的的營利企業商業模式(Profit for Purpose Business),希望連結更多年輕創業人參與創新經濟,共同創造台灣新的可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