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GPS 定位,可以用手機上鎖,自動稱重,提供USB 插口充電,甚至可以像小狗一樣在人來人往的機場裡跟著你跑……智慧行李箱初面世的時候讓人忍不住「wow」叫出聲,現在這個行業卻有些風雨飄零。
就在5月,Bluesmart和Raden,兩家曾經在美國被看好的智慧行李箱製造商接連宣布停止運營。在官方聲明里,他們表示航空公司的鋰電池禁令是「罪魁禍首」。
2017年12月,出於安全考慮,美國幾家主要航空公司出台禁令,禁止不可拆卸鋰電池的智慧行李箱托運或登機。
禁令稱,從2018 年1 月15 日起,智慧行李箱在托運前必先將鋰電池取出。即使是作隨身行李帶上飛機,通過安檢時也需要將鋰電池取出檢查,而且飛行期間必須全程關閉智慧功能。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隨後也對協會成員提出類似建議。
IATA 的成員包括有英國航空、德國漢莎航空、卡塔爾航空、國泰航空和中國南方航空等,這275 家航空公司佔了全球空中交通量的83%。對毫無準備的智慧行李箱行業而言,這是一記相當痛的「重擊」。
在禁令出台之前,行李箱智慧化是旅遊行業的一項新趨勢。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2015 年Bluesmart 率先推出智慧行李箱,Raden 則在2016 年入場。在當時看來,這是對以往一成不變的行李箱行業的一次顛覆。
Raden的CEO Joshua Udaskin曾經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
在這個價值400 億美元的行李箱產業裡,竟然沒有一個創新品牌能將技術、實用價值和時尚的工業設計整合到一個行李箱上面。簡直不像話。
市場對智慧行李箱的前景也充滿信心。
調研機構Knowledge Sourcing Intelligence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智慧行李箱市場規模達到7.45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會擴大到接近20億美元。就連新秀麗(Samsonite)和日默瓦(Rimowa)這種傳統選手,也感受到壓力開始探索行李箱智慧化。
但如今,一塊小小的鋰電池讓整個行業如臨大敵。
按航空公司的禁令看,不管你是托運智慧行李箱還是隨身攜帶,旅客都得經歷一次拆卸鋰電池的「噩夢」。
智慧行李箱製造商急忙發布拆卸鋰電池的影片教學。但因為沒有提前在設計階段考慮到這個問題,繁瑣的拆卸步驟讓消費者相當崩潰。
以Bluesmart 的智慧行李箱為例,在內部找到電池位置後,你還得旋開4 顆螺絲並拔掉至少3 根電線,才能把鋰電池拆卸出來。徒手根本做不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