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說這些話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頻頻點頭,但是實際生活中要領悟這點卻很難。韓國人有種根深蒂固的基因,那就是喜歡跟別人比較,看別人怎樣就想跟著做。西方文化剛好與此相反,西方人反而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跟別家孩子不同的事物。
我們必須將孩子從教育的框架中解放出來,就算鄰居的孩子去補習班上到晚上11點,也要讓我們的孩子在圖書館看書、在運動場奔跑。在我的學生時代,當時的韓國也很誇張的熱衷於教育,但是我母親相信我可以自己做得很好,不管我做什麼她都會稱讚我,沒有給我任何壓力。我說要去朋友家玩到很晚才回來,她總說:「好啊,去吧!」反而我的朋友們都戰戰兢兢的,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會不會同意。
那時,我不懂那些逼迫我朋友的媽媽們。我去朋友家玩,媽媽們會先問我:「你是班上第幾名啊?」如果我的名次排在她們的孩子後面,她們就會對自己的兒子說:「你不要再和他玩了!」但如果我的名次排在她們的孩子前面,她們就好像不太喜歡我。
多年後,即使是現在,情況似乎也沒什麼改變,還是有很多父母拖著孩子往自己喜歡的方向走。在韓國,我們特別會教育孩子要將身邊的朋友視為競爭者。但我們應該這樣想才對:孩子們的競爭者是在國外,不是在國內。子女身旁的朋友並不是競爭者,應該是一起合作的對象。
孩子們有權利接受更有創意且有趣的教育,而且也必須要這樣教育下一代才能更接近成功之路。父母被困在框架中,孩子就沒有機會看到框架外的世界。父母們必須先自己跳脫框架,才能讓孩子擺脫框架。
為孩子的未來與自己的老年做準備
還有一個不得不點出的問題,那就是補習班的巨額支出。雖然家長們認為這是不得已的支出,但我認為補習班是相對收益率最差的一項投資。我認為這是很多家庭最錯誤的支出,也是韓國眾多問題的根源。
讓孩子走一條跟他人不一樣的道路並不容易,但我們現在必須認清一個現實:投資在補習班、送他們上好大學並不是成功的解答。
某次我見到一對夫妻,我問他們一個月花多少錢在孩子的補習費上,聽到答案後真的嚇了一大跳。他們說:「一個月大概花150萬韓元左右(編按:約新台幣3.5萬),但是這還不算多的,聽說很多家庭花好幾百萬韓元。」
聽到這件事我真的覺得好難過。為了孩子與父母的財富自由,錢原本應該用來做投資、再替我們賺錢的,結果這筆資金不僅沒有創造收益,還用在阻擋孩子們的財富自由上。
我見過很多家長,我總是這樣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