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是一趟旅程,在過程當中或許你可以牽著他的手,或許可以問他渴了餓了沒有...
你是這樣的人嗎?
●總不知不覺就成為身邊的人的情緒垃圾桶
●習慣幫助別人,卻又很容易受這些人影響
●就是沒辦法不在乎那些受苦的人,可是又不知道如何幫他們
●看到他們反反覆覆卻又沒什麼改變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挫折、氣餒,甚至覺得會不會是我做得不好
有些時候,我們會想要幫助身邊傷心難過的夥伴,但又擔心自己做的不好。於是,經常會活在「無法放下」和「為什麼總是做不好」兩個鐘擺當中,沒辦法不在乎,但在乎之後又害怕自己把對方給整壞了,沒幫上忙就算了,可能還讓情況更糟糕。
他是你能幫得上忙的人嗎?
要如何避免這種狀況呢?歐洲心理師Ilse Sand認為關鍵在於「慎選對象」,不是每一個人你都能幫得上忙。除了有比較急性或者是嚴重的心理困擾的人之外, 倘若你是高敏感族,也就是容易對對方的表情情緒和動作非常敏感的人,可能不太適合協助情緒反應比較強烈、暴躁的人,因為:
1、你可能光消化他的情緒就要花很多時間
2、他的情緒可能也會把你捲進去,然後你也會產生自我批評或者是罪惡感等等的情緒糾結在一起。
3、然後你可能真的就表現不好了,談話完之後反而會覺得:「為什麼都幫不上忙。」
有的人可能看到這裡就覺得卻步了,又開始陷入「我真的能幫得上忙嗎?」的自我懷疑裡面。其實,有些時候你給他們的幫助並不亞於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下面這些是你可以做到,但是心理師不一定能做到的:
a、有的人可能不太喜歡「太假掰的坐著聊」,但你跟朋友可以一邊開車或一邊洗碗,一邊和你聊天。
b、你跟他的接觸可以更自然,如果他是你的愛人,還可以提供按摩和身體的接觸。
c、你可能對當事人有很真誠的愛,愛是最重要的解藥。
5個聆聽的基本技巧
儘管你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憑藉者你對於他的了解、以及你對他的真誠在乎,你還是能夠幫得上忙的!只是如果你想要知道具體上面可以怎麼做得更好,有一些簡單的基本技巧可以放在心裡:
1、先籠統再具體
你可以先問一個開放式的問題,例如最近過得好嗎、想聊聊什麼、昨天發生什麼事情等等...然後再針對他所說的事情,具體地往下問,請他舉例子。比方說他說他最近很煩,你可以問他說昨天或是這幾天有沒有發生什麼讓他覺得很煩的事情,那時候發生了什麼?
2、困境、願望、資源
在談話的時候,可以反覆交替討論這三個問題
a、為什麼不前進:你目前遇到什麼困境?
b、你要去哪裡:現在想要達成的願望或者渴望的事情是什麼?
c、汽油在哪裡:你有哪些正向的力量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