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孔雀重現江湖:緬甸學運的發展

2015-03-28 20:00

? 人氣

紅底黃星的戰鬥孔雀旗是這次緬甸學運的旗幟。 (圖/連結)

紅底黃星的戰鬥孔雀旗是這次緬甸學運的旗幟。 (圖/連結)

當全球媒體將注意力關注在緬甸政府與果敢反抗軍之間的戰鬥時,大規模的學運正在包括仰光(Yangon)在內的大城市中漫延。這場以反對去年9月政府通過《國民教育法》(National Education Bill)為始的學運,不僅能讓我們觀察緬甸政府的民主化程度將會走向何方,更可能影響未來緬甸反對派的勢力版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民教育法》的內容

仰光街頭販售的課本。 圖片來源:作者攝於2010年3月
仰光街頭販售的課本。 (圖/作者攝於2010年3月)

 去年7月由緬甸國會通過、9月由總統登盛(Thein Sein)批准的《國民教育法》為緬甸政府未來推動教育改革的母法。在此法中揭櫫了未來緬甸教育改革的方向,包括全面推動免費的國民教育並建立一個「無歧視性」(all-inclusive)的教育制度。在此法中,緬甸政府規劃將現行的教育制度由10年延長為12年,並將提供免費的小學義務教育,未來會逐步將免費教育提高至中學階段。在不修改現行課綱的情況下,中央允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教授少數民族語言,同時大學入學制度也將採取入學測驗制而非現行的成績審查制。為顧及到失學與無力就學的學齡兒童,《國民教育法》也將非正式教育與寺院教育納入教育體系當中,同時要求政府為因故輟學的學生舉辦技職訓練課程。另外,該法也要求政府在中央層級建立「國家教育委員會」(National Education Commission)以執行國家教育目標與基本教育政策。

乍看之下頗有前瞻性的《國民教育法》卻受到了反對派與學生團體的強烈抗議,其反對的內容包括:

  • 該法僅述及應成立「高等教育協調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Coordinating Committee)以討論大學自治的內容,未言明大學自治的範疇;
  • 法條中未允許學生成立學生自治會與教師團體;
  • 批評中央掌控的統一課綱,並認為這個原則下所推行的少數民族教育無助於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只是進一步促成少數民族的「緬人化」;
  • 要求將義務教育擴展至初中階段;
  • 要求政府在法律中明文增加教育預算等。

第一波學運

第一波學運於11月12日至17日之間於緬甸第一大城仰光發起,人數大約500人左右。在該波學運當中,學生們成立了「民主教育行動委員會」(Action Committee for Democratic Education,以下簡稱ACDE),成為後來第二波學運的主要發動團體。16日,政府的高等教育負責人與數名大學校長與學生代表進行磋商,針對學運參與者最主要的關切議題,包括大學自治以及學生自組自治團體等進行討論。政府代表表示雖然相關議題沒有寫入《國民教育法》當中,但是仍可寫入以該法為母法的《高等教育法》當中。不過這項訴求為學生代表所駁回。17日,ACDE宣佈暫停學運活動,給予政府兩個月的時間廢止或是修改業已通過的《國民教育法》,同時提出了六點聲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