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婚姻觀大不同
老一輩人的婚姻目的樸實而明確,搭過日子,然後繁育後代,他們更多的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到了該結婚的年紀,既然都要結婚,那就找個差不多的結吧!於是,不管合適不合適,甚至沒見過面,就訂婚之後生米煮成熟飯,兩個人在慢慢磨合磨合好了,就好好生活,磨合不好的就得裝作好好生活。
在生活中,我發現許多中年夫妻能夠長久維持和谐的,大多都是一強一弱,符合中國的道家思維,一陰一陽的說法,兩個人的性格一強一弱,大多在磨合後,能達到一個平衡,特別是女性強,男性弱的組組合,最能達到相互的包容。而如果男性在家中經濟地位比較高的話,就會是男強女弱,這種情況雖沒有前者這麼和諧,但也有八成的機率在磨合後生活平穩繼續;若是,兩個強勢的人在一起,往往是爭吵不斷。
老一輩的人往往會以一個過來人經驗告訴你,要什麼愛情不愛情的,兩個人慢慢磨合就好了。你看我跟你爸這麼多年過來,不也挺好可時代在,思想也在變,當代人大多不願意將就舊時代的思維,找個差不多的就好了,有個人結婚就是幸福。現在人在飲食上要營養均衡,在房子上要裝修精美,在衣服上要時尚潮流,交朋友也得看三觀,圈子不同,不必強容的時代。
當然在婚姻上不可能不做要求。當今社會的婚戀觀來看,對婚姻的不重視,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這是時代的必然產物。拿過去的經驗看現在,早已經不合時宜。
然而,我們為什麼要結婚呢?過去的時代想都不想的問題,年紀到了就要結婚,把結婚當成是人生必然的過程,然而,在今天它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哲學問題。現在年輕人更多選擇做頂客族和不婚族的,他們做出這種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適合自己的道路。
過去中國從農耕文明中一路走來,都將結婚說成是终身大事。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傳宗代,擴大動力,一個家族人越多就越旺盛,種的田地也就更多。而我們現在看來,婚姻漸漸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可以選擇結婚,也可以選擇不婚,他變得不是那麼必要。
一個人,沒有非得結婚不可,新時代婚姻的本質變成兩個成年人願意共同生活,分享生活,彼此陪伴和照顧的約定。而這種關係是建立在平等,自由互助上的,而不再是為了性的合法性,不再是為了傳宗接代,不再是為了將就過日子。
在等到這麼一個人之前,可以選擇不結婚,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自由,也可以在等到這個人,來臨的時候,選擇不結婚,不領證的方式陪伴一生。
我們看過太多婚姻的不幸,知道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當然更多的是家庭和谐,幸福美滿。人們開始慎重考慮婚姻的時候,才是真正對自己的人生的負責。寫到這邊我不是鼓吹大家不要結婚,而是強調盲目的走進婚姻,或是因為被催婚而走入婚姻,可能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一種困局。最後,每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結婚或者不結婚的自由,這不是父母之命,更不是媒之言,而是自己對自己人生的一次重大的抉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李淳廉的淳萃主義(原標題:為什麼越來越多女性不願意結婚?)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