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覆蓋地球七成面積,扮演調節氣候和孕育生態系的重要角色,但現今海洋遭受污染的嚴重性卻罕為人知。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在中研院自媒體《研之有物》直指,「海洋廢棄物為當前最重大的環境議題!」
該文提到,每年全球估計有480 萬~1270 萬噸漂浮垃圾流入大海,連只有駐軍的東沙島,岸上現在也布滿海洋圾圾。這些垃圾經過日曬、風浪拍打分解碎成塑膠微粒,透過食物鏈傳遞最後被人類吃掉。「因為塑化劑不是急性毒,導致許多人對於海洋垃圾無感,都不知道害怕」鄭明修說。
本著環境永續、守護海洋的理念,日月光投控在2021年透過「潛水淨海」,要在台灣各地培養專業志工,投入海底垃圾清除行列,以實際行動愛護台灣海洋生態及環境。
然而,潛水並非普及的活動,需要有專業技術及安全規劃。為此,日月光控股以點、線、面的方式逐步鋪開,計劃一開始先由「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與桃園市環保局攜手合作,透過贊助環保局1,200萬元,執行「桃園市3年500公噸海岸海洋垃圾清除計畫」。
日月光投控行政長兼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回憶,當時,基金會還特別派員先赴南部接受潛水訓練,取得潛水證照,成立「日月光環保潛水隊」,與現有環保潛水隊、海巡隊、環保艦隊協作。本來,第一年目標訂在清除150公噸海岸及海洋垃圾,去年8月底提前達標,協力清掉184公噸,還把撿回來的寶特瓶交給廠商再利用製成環保衣。
「日月光海域守護計畫」,為台灣培養海洋清道夫
台灣四周環海,每逢連假必吸引諸多遊客前往海邊或離島遊玩,尤其對離島來說,觀光蓬勃發展所產生的垃圾、生活廢水等,逐漸影響在地的生活型態與自然環境。
為了能協助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拓展潛水隊服務量能,今年,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與東北角(龍洞灣海洋公園)、綠島(庫達潛水)、小琉球(居琉潛水)合辦「日月光海域守護計畫」,除了淨海、淨灘外,也投入資源進行「環保潛水隊員培訓」,開辦第一年就培訓了45名潛水員。
無論參與者有沒有潛水證照,都可以透過與上述合作單位聯繫,加入日月光環保潛水隊的培訓計畫。過程中,有專業教練訓練規劃,協助參與者考取國際認證ADS或PADI系統的開放水域潛水員(OW,open water diver)證照外,還針對淨海所需要的中性浮力等技能加強訓練(大約比一般休閒潛水的學員多花上8支氣瓶的時間)。最後,參加5場淨海活動,即正式成為潛水隊的一員。
龍洞灣海洋公園教練尹相文表示,透過定期活動的號召,陸續有老師、護理師、工程師等囊括各行各業的朋友,報名加入日月光環保潛水隊的培訓計畫,「雖然過程並不簡單,但期待可以將愛護海洋的行為,培養成一種最潮的日常習慣。」
展望明年,「日月光海域守護計畫」除了繼續在龍洞、綠島、小琉球深耕,預計拓展到澎湖、蘭嶼、墾丁地區,並針對各地的海洋特色,打開計劃的多樣性和深度。
例如,澎湖將導入珊瑚復育;小琉球、墾丁執行eco-diver(生態潛水員)的專業訓練;東北角則會借重教練訓練各地搜救隊的專業,將潛水員的水下技術引導更上一層樓。此外,也針對潛水教練強化海洋教育知識,隊員們則側重潛水技能複訓、海洋生物通識課程,讓日月光環保潛水隊員們都能具備專業海洋知識及潛水技能,成為守護台灣的海洋清道夫。
「未來十年計畫,要把服務量能延伸到臺灣所有離島以及本島各大潛水勝地,也希望可以拋磚引玉,號召更多企業、團體、員工一同投入淨海的行列!」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總監林浚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