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的開始
1980年代開始,台灣書店業發生了劇烈變化。經濟起飛帶動出版榮景,出版量躍昇後,既有流通方式無法滿足讀者的需要,「金石堂書店」遂應運而生。
1982年,「金石堂」旗艦店在台北南區一間鐵工廠舊址改建的大廈地下層開幕,從日本取經回來的經營方式,譬如空間寬敞、光線明亮,裝潢時尚,多種類別陳列(除了內容,還按作家、出版社分類擺設),讓讀者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書籍。平台只擺「新到書籍」,更一掃以往「平台專賣廉價風漬書」的傳統,甚至連排隊結帳,櫃台收銀機的噠噠聲,都讓人有著「現代化」的感覺。於是讀者如織,熱鬧紅火。等到該店勢如破竹,接連開出分店,並推出「暢銷排行榜」之後,台灣書店的現代化(商業化)蛻變,幾乎也就完成了。
金石堂鼎盛風光大約10多年,它的出現,帶動台北書店的陳列擺設,乃至裝潢設計,書店不再僅是四面立滿書櫃,將書塞滿就行了。而是需要思索讀者所需,規劃動線,讓讀者迅速買到他所要的書籍,更要主動推介,用盡各種軟性手法,從大的海報到小的DM;從特價折扣到年節促銷,無時無刻都要找出不同名目,積極販賣新書(產品),為自己也為出版社創造更大的利潤。
此時的臺北文青,若要逛書店,重慶南路猶是首選,先到金石堂站前店翻翻看看新書,重慶南路從頭逛到尾,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中華書局「傳記之家」、世界書局「中國學術名著」、三民書局「滄海/三民叢刊」俱有可觀,最吸引人的則還是沿路書報攤所偷偷販賣的各種地下禁書,從黃到紅,從PLAYBOY、PENTHOUSE、黨外雜誌到三十年代「陷匪」作家作品,摸熟門路,自有得買。一上午若嫌收穫還不夠,搭上6路公車,直抵光華商場,4、50攤舊書舖子讓你逛到飽足,歸家時,只怕又要被碎碎念:「哎呀,怎麼又買了這麼多書啊?!」
啊,誠品!
賣書是一種商業行為,固然沒錯,但假如一切商業化,一如昔時的「雜貨店」進化成「便利商店」之後,美則美耳,方便則方便耳,許多人卻不免也要嚷嚷,似乎某種人情之美也跟著消逝了。昔時進店買書,還能跟老闆聊聊文學,講講作家,可便利商店裡一切講究效率,買一本書從頭到尾,一句話不說是常態,想多講兩句則未必有人搭得上話。
於是又有「誠品書店」的登場。
「誠品」如今已成為一個傳奇。這家書店,不僅屬於台灣,更是所有華人之光。以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便曾寫道:「我曾經有一次認真考慮搬到台北,為的是一家誠品書店。我坐在東京的書房裡,想像台北有家誠品書店,感覺猶如奇蹟一樣。」說是傳奇,還真是傳奇,前兩年某個週末之夜,有事到誠品敦南店約會,只見一部遊覽車拉來一車香港觀光客,導遊手拿小旗,不停叮嚀:「一個小時後開車,千萬別忘了!」男女遊客興致勃勃直往店裡衝。書店而能成為觀光景點,想想紐約曾有過的「高譚書店」(Gotham Book Mart),今時舊金山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 Bookstore)、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台北人大約也可抬頭挺胸,昂首闊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