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敬堯的想法裡,不以「唯心論」或「唯物論」探討鬼的真實性,而從民俗學觀點看待人們的幻想。他說,鬼怪的基底是草根文化,是一個族群在這塊土地上累積的歷史文化記憶,「當人們對鬼的幻想變成民俗儀式時,祂也就成為在地文化記憶過去的一種形式了。」
「我們談鬼故事,外在皮囊是鬼怪,但其血肉卻是在地歷史。」何敬堯解釋,先人埋骨於此而有了靈異傳說,台灣的鬼傳說與開墾歷史及原漢衝突息息相關,「如果說怕鬼,其實也只是因為不夠了解。」
鬼門開,阿飄會不會找上我?鬼的世界,誰在管秩序?
陰陽兩相隔,冥界有冥令。鬼要守規矩不能隨便干擾人,就算謀財害命,鬼也要從閻羅王與東嶽大帝拿到討報令,不是隨便就能復仇。林美容說,「祂們沒必要不會來侵犯捉弄,所以也沒什麼好怕的。」
閻王判人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陰間地府的主宰閻王信仰源自古印度佛教,佛教傳入中國後發展成「十殿閻羅王」。而城隍爺在民俗信仰中是城池守護神,民間相信人死後由土地公領著亡魂到陰府向城隍爺報到。
台灣的城隍廟、地藏庵、東嶽殿、閻羅宮等都是祭祀陰界神祇的廟宇,祂們因掌管死後世界,因此民間崇祀隆重。林美容解釋,管理鬼的司法神眾多,像閻王、東嶽大帝、城隍老爺、地藏王等「都比祂們大頭,根本不用擔心鬼來害人。」
每到鬼月,撞鬼傳聞不少,林美容的民俗研究顯示,八字輕、敏感體質、精氣神不足者較易撞鬼。加上整個農曆7月都是鬼的假期,難得來人間享祀「有時候鬼也會玩瘋了呀」,林美容形容就像兵營收假不歸,祂們吃喝玩樂太開心就不想歸營了。
為了防止這種不受控的情形發生,普渡時眾人備妥飯菜祭品供孤魂野鬼享用,旁邊通常放置大士爺的紙紮神像或畫像監督,祈求順利。大士爺又名普渡公或面燃鬼王,頭上有尊觀世音菩薩,傳說祂是觀音菩薩化身,也有一說祂原是諸鬼首領,受教化皈依觀音門下,成為護持普渡的神祇。
何敬堯解釋,大士爺與世人印象專職抓鬼的鍾馗不太一樣,「大士鬼像糾察隊長,管秩序的」,管理眾鬼乖乖排隊好好吃飯,不要沒規矩失秩序,更不要隨便嚇唬人。鍾馗則像「機動部隊隊長」,若地方有人上吊或鬼怪擾民,一年四季都有可能舉行跳鍾馗剷妖除惡。此外,擁有320年歷史的嘉義城隍廟,每到農曆7月結束,也會請城隍爺起駕遶境巡邏,收服這些逾期未歸的好兄弟,維護鄉里安寧。
人為什麼怕鬼?台灣人又為何愛祭祀?
因為鬼代表死亡,所以令人害怕。林美容說明,人們面對必定到來的死亡怕得要死,「鬼代表一種死後世界,那是個你也要去,但還沒去的未知境地。」有關那終極歸處,佛教說是極樂世界,基督教稱到主的天國,若在這些宗教之外,難道僅能透過肉體消亡才能理解?「鬼正是活著與死亡的中介」,人們透過認識鬼,得以思索生命有限終將死亡,變成和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