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發現,福島第一核電廠2011年發生核子災變之後,生活在關東地區北部蒼鷹(goshawk,學名:Accipiter gentilis fujiyamae)的繁殖成功率正在下降,顯示出輻射性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的巨大影響。
名古屋市立大學與日本蒼鷹保護基金會合作,對距福島第一核電廠100至120公里的約40個蒼鷹繁殖地點進行了調查。
研究人員將繁殖過程分為「築巢」、「抱卵」、「孵化」、「離巢」4個階段,計算各階段的成功率。蒼鷹保護基金會自1992年以來的數據顯示,這四個階段在1992至2010年的成功率平均數值分別是72%、89%、88%和88%。
但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後,築巢成功率在當年大幅降至49%,2012年和2013年雖然回升到63%和59%,但是依然很低。抱卵成功率在2012年和2013年下降至80%和82%。孵化成功率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為85%和67%。離巢成功率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為65%和75%,同樣顯示了降低趨勢。
進一步分析顯示,空間輻射線量的增加對13個繁殖點都產生重要影響,空間輻射線量每上升0.1微西弗(μSv),繁殖成功率最大降低10個百分點。
這一發現已發表在最新一期英國網路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研究人員表示,今後將繼續關注蒼鷹在各個繁殖階段的變化。
蒼鷹保護基因會代表遠藤孝一認為,調查顯示了輻射性物質對生態環境的巨大影響。作為食物鏈頂端的蒼鷹,由於核電廠事故的影響是兩三年之後出現的,所以蒼鷹可能不僅遭受了外部輻射,還有可能通過進食遭受了內部輻射。
蒼鷹是鷹屬(Accipiter)鳥類中體型最大的一員,翅膀短而寬闊,有長長的尾羽。蒼鷹有明顯的兩性異形現象,雌鳥比雄鳥體型更大,可長達58至64公分,翼展達108至127公分,,體重可達2.4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