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士兵失去了下巴、鼻子、顴骨及眼睛,機師及海軍則被烈火盡毀皮膚。對當時醫學來說,整個修復手術其中一項難題是:需要移植皮膚或傷口暴露的患者們,傷口感染風險甚高。為解決問題,Gillies 開創「管形皮膚移植(tube pedicle)」,利用病人自己的身體組織及皮膚,確保血液持續流向移植區。Gillies 後於 1920 年,把期間進行的不同手術個案,記於著作「面部整形手術(Plastic Surgery of the Face)」中。
其中,Gillies 曾為一名日德蘭海戰(Battle of Jutland)期間,受爆炸燒毀面容的海軍施術。Gillies 在其胸部四分一寸的位置切開健康的皮膚及組織,構成一條管狀物體並放在病人臉上,以其自身皮膚保護傷口免受細菌感染。兩週後,嫁接在肉上的皮膚開始與之連結,醫生便切斷管狀物,並在其鼻及喉嚨位置切開氣孔。
Gillies 亦在其他病人身上進行不同手術。中尉 William Spreckley 被手榴彈炸去鼻子,需重建鼻腔。Gillies 從患者的第 8 塊肋骨下方,取出軟骨組織,削成箭頭狀,將其嵌入中尉額頭,並維持狀況達 6 個月,其後連同已覆蓋「鼻腔」的皮膚一同取出,置於鼻子的位置。中尉反覆接受多次手術,在醫院度過接近 4 年時間,最終成功復元。
一位神醫背後,亦要團體支持。Gillies 建立一支由外科醫生、護士,甚至美術家組成的跨學科團隊,以協助各項其工作。當中,雕塑家便為醫生塑建出士兵在受傷前的原貌;另一位外科醫生 Henry Tonks,其後更成為畫家,負責描繪受傷病人的肖像,及以記錄他們的狀況。至於 Gillies 本人,即便一戰於 1918 年結束,但他仍在醫院內繼續長期工作。至 1925 年,瑪麗皇后醫院已為超過 5,000 名男性進行超過 11,000 次手術。
儘管與現時的整容手術相比,Gillies 及各外科醫生的手科,不能使人變得更美,甚至亦無法完全重現病人原有的外觀、狀態。但即使留下手術痕跡,Gillies 這位現代整形之父,還是從絕望中挽回軍人,給他們回復正常生活的希望。
文/HUGO SZE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CUP(原標題:一戰所毁的面容,如何催成整形外科的進步?)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