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法三:品牌就是影音內容創作者:
透過內容經營、創作者借勢,品牌持續拉近與消費者距離。調查顯示,66% 認為創作者定義了社會的模樣。40% 受訪者表示自己是影片創作者。有25% 認為 YouTube 創作者像是他們的朋友。

因應觀眾和創作者之間緊密的關係、加上影音創作普及,品牌也可以投入內容創作、培養自己的觀眾,並且轉換成支持品牌的粉絲。百年品牌契爾氏雖已累積一定的粉絲,但為了創造與年輕客層溝通的機會,他們以「你的專業保養酷鄰居」為核心,打造出形象鮮明的人設與多元影音內容,將品牌化身為創作者,透過數據掌握觀眾搜尋熱度、製作內容,讓影片觀看數提升 10 倍以上、影片播放總時長提升 8 倍以上。
至於怎樣的 YouTube 才會有人看?新進的「油土伯」還有沒有機會?壹哥綜合一下陳容歆、李芝禎的說法,基本上 YouTube 這平台是鼓勵所有創作者發揮奇想分享自己的生活大小事、貢獻知識,而 YouTube 一年修改的演算法大約 200~300 次(這數據未獲證實,應該是誇大),但是不管演算法怎麼修改,目的都是為了讓觀眾喜歡並願意持續使用 YouTube 這個平台所設計,那麼當然相對應的演算法也是希望讓觀眾願意持續觀看所開發,舉例來說,當觀眾願意觀看你的影片超過 30 秒,而且願意留言、願意分享,那麼就代表你的長影片是受人喜愛的,YouTube 自然而然就會比較願意推薦,至於短影音的觀察時間大約是 3~5 秒。

今年 YouTube 將從 9 月 16 日到 24 日舉辦實體的互動展覽,帶領大家認識平台多元的角色,讓參訪者實際體驗創作者將創意化為現實的過程、感受觀眾的視角,以及認識品牌透過影音成功行銷的案例;未來,YouTube 也會持續促進觀眾、創作者、品牌構成的生態系共榮發展。YouTube大掃蕩!點名「這3類影片」違規就下架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