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隆指出,原因為可提供融資的投資人或投資機構,對這個行業的前景失去信心,「不敢給它錢、不敢給它融資。」反映出該行業本身的實體經濟層面,有「過度投資」、「過度舉債」與「過度從眾」等三大問題。「過度投資」是現在很明顯房屋蓋得太多,很多是「空屋鬼城」;「過度舉債」則因房地產行業是槓桿的;「過度從眾」意即跟著別人走,「一窩蜂」,買方賣方皆出現「過度從眾」的現象。吳嘉隆說,這三大「過度」,會把房地產市場泡沫化,隨後它們營收開始受到影響,然後錢不再進來。
吳嘉隆說,錢若一直進來的話,它可拿後來的錢去付前面的開銷,就是所謂的「龐氏騙局」。接下來就因資金來源「乾掉」後,建商出問題,「這個債務危機傳遞到下一個是金融機構。」第一個向銀行給貸款的,還有一些是非銀行機構,「像中融信託就屬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它們可能去提供不同的融資管道,叫做『購買它們發行的金融產品』,結果現在它(指建商)付不出來,建商一旦不能付,就會回過頭影響金融機構。」吳嘉隆指出,銀行跟非銀行,然後這些非銀行機構開始現金不夠,就會回過頭對它們的客戶違約,客戶中包括台商,「所以它的層次是一層一層展開。」從建商違約,到銀行受傷,再到非銀行機構受傷,最後到金融機構後面的客戶受傷,這是一連串的傳導過程。
什麼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是非法性質的金融詐騙手法,是一個著名的代表案例,發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它吸引投資者並利用後期投資者的資金向早期投資者支付利息。時至今日,龐茲騙局的各種變體(資金盤、老鼠會)依舊存在金融市場中。其運作模式多以投資名義,給予高額回報誘使受害人投資,看似與一般的證券基金的模式並無區別,但在龐茲騙局中,投資的回報來自於後來加入的投資者,而非公司本身透過正當投資盈利,即「拆東牆補西牆」。透過不斷吸引新的投資者加入,以支付前期投資者的利息,初期通常在短時間內獲得回報以利於推行,再逐漸拉長給息時間。隨著更多人加入,資金逐漸入不敷出,直到騙局泡沫爆破時,後期的大量投資者便會蒙受金錢損失。
至於中國,可用一些「政治干預」的手法,像是不准降價、不准債權人討債等;美國則無此問題。吳嘉隆表示,在美國若債權人來討債,「你拿不出來就馬上東窗事發、馬上暴雷。」吳嘉隆強調,建商已借出的錢是不能改的,收入會受影響但負債不受影響,「你欠的錢要還,不還銀行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