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資本、高風險的造船產業,遇上運河關閉、石油危機、景氣低迷等國際事件時,不但容易產生巨額虧損,甚至可能瀕臨休業危機。
造船業是一個需要高資本及承受高風險的產業,一艘能夠在海上運行的大型船舶,包含了鋼鐵、機械、通訊、螺槳、五金、消防、空調等材料及設備,以及建造時所需的大型工廠,設計、行銷、管理人員,乃至於第一線的工人,需要高額的建造成本,每艘船的造價自然不菲。
對於購買這些昂貴船舶的船東而言,國際海運市場、國際情勢及景氣連動極強,往往一夕多變,所以必須要隨時保持彈性,一看局勢不對,甚至賠掉訂金也無妨,但這就會造成船廠極大困擾。1967年至1975年蘇伊士運河關閉8年期間,迫使船東們尋求超大型油輪,但在蘇伊士運河開啟後,又碰上石油危機帶來的通貨膨脹,就讓船東立即抽掉正在興建的大型油輪訂單,這種船東與船廠間的微妙關係,在各船廠時常上演,中船(編按:台船的前身)也不例外,繼油輪事件後,〈貿易、航業及造船配合實施方案〉的第二期造船計畫,讓中船再次吃足苦頭。
二期造船計畫散裝貨輪事件
1977年執行的〈貿易、航業及造船配合實施方案〉,由政府出面擔保,交船前船東只需繳交船價20%的訂金,交船後分期付款船價80%,解決船東碰到石油危機後的經濟憂慮,獲得船東的歡迎,第一期(1977~1980年)21艘被預訂一空,政府馬上推出第二期(1980~1982年)40艘,其中有9艘散裝貨輪由中船承建,分別是:陽明海運3艘,遠通航運、益利輪船各2艘,中航、益壽航業各1艘。這批造船史上最大的合約,在1980年12月19日簽約時,被時任經濟部部長張光世喻為造船史轉捩點的合約,卻成了日後中船最頭痛的問題。
這批散裝貨輪在簽約時,每艘造價高達3,100萬至3,175萬美元,以二期造船計畫條件計算營運成本,並依原計畫裝運由美東進口大宗農產品為例,第一年每噸須攤付49美元上下,當時國際海運市場散裝穀類每噸運費約40美元,業者認為只要經營得法就能獲利,且能有可靠貨源,有利於維持正常營運,因此率先響應了政府「國輪國造」與「國貨國運」政策。
但事隔不到2年,國際海運散裝穀類運費慘跌,1982年由美東至台灣進口大宗農產品每噸運費跌至20美元以下,與前年12月簽約時相比較,下跌幅度超過50%。而中船在此時通知遠通航運繳納第二期船款,依約,中船將從簽約日起開始建造,預定在1982年11月起每月交船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