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也會透過帳號在外媒的頻道底下大量的留言洗評論。以新疆棉事件為例,可以看到許多在底下留言的帳號,創立時間點都很新,但因為Google的隱私保護政策,我們無從得知這類帳號是真人還是機器人,也可以說是小粉紅在新疆棉事件時翻牆。
對於YouTube的捐款模式,社會需要去思考的是,我們的原則跟底線在哪裡?民主社會裡頭,每個人都可以對公共政策發表討論,但公眾是否可以接受YouTuber的捐款和收益來自於敵對的國家?
作者介紹| 沈伯洋、吳銘軒、台灣民主實驗室
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
創立於2019年,是在台灣正式立案的非營利組織,目標是透過研究、開發以及國際串聯等行動,探索新的方法,回應當前的民主挑戰。台灣民主實驗室目前的工作專注於理解並追蹤線上資訊操作的機制,並觀察監控技術和數位威權擴張所帶來的民主威脅。透過研究專案與國內外專家合作,分析不實訊息的傳播模式、敘事修辭,以及如何影響媒體、政治及社會大眾。
沈伯洋
立法委員、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常務理事。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系,留美獲得美國賓州大學碩士與美國加州大學犯罪與法律社會學博士,學術領域關注刑法、法律社會學、刑事政策及白領犯罪,近年主力研究資訊戰與假新聞。
吳銘軒
社運工作者與網頁設計工程師,2004 年起參與台灣同志、人權、環境、公民科技與開放政府等社會運動,提供創意、溝通與橫向連結、制定策略等協助。目前為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專注於理解與追蹤線上資訊操作的機制,並觀察監控技術和數位威權擴張的發展,也專注在研究數位科技如何影響民主與社會等相關領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塊文化《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限量印刷簽名版】》
責任編輯/游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