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一直以來都是手腕上的智慧裝置,但近期卻出現了一股不同尋常的趨勢——越來越多用戶選擇將 Apple Watch 戴在腳踝上。這並非單純的時尚風潮,而是基於多種實際需求,包括更準確的運動數據、避免皮膚過敏,甚至因工作限制而無法配戴在手腕上。然而這種佩戴方式並未獲得Apple官方認可,仍存在一些潛在問題。
手腕佩戴的困擾,讓人轉向「腳踝戴法」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一位健身網紅Ana Espinal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她的手腕很細,就算用最小號的錶帶也戴不緊Apple Watch,容易讓Apple Watch誤判沒有戴在手上。一些用戶也發現在特定情境下,將手錶綁在腳踝上能帶來更佳的使用體驗:
1. 手腕太細,影響裝置偵測:
許多手腕較細的用戶,即使使用最小尺寸的錶帶,也無法將Apple Watch穩固固定在手上,導致心率感測不穩定,甚至影響健身應用程式的正常運作。知名健身網紅Ana Espinal就曾分享,她在運動時經常遇到Apple Watch鬆脫、無法準確記錄數據的問題,最後嘗試將手錶綁在腳踝後,發現偵測效果明顯改善。
2. 計步準確度提升:
Apple Watch主要透過手臂擺動來計算步數,但若使用者在推嬰兒車、使用站立式走步機時,手部動作較少,步數計算可能會有嚴重誤差。將手錶佩戴在腳踝上後,感測器能直接偵測腿部運動,讓步數紀錄更接近實際數值。
3. 皮膚問題與刺青影響:
有些使用者因皮膚敏感或過敏,長時間佩戴 Apple Watch可能導致不適。此外Apple也曾表示,刺青可能會干擾心率感測器的效能,導致讀數不準確。對於這些族群而言,將Apple Watch綁在腳踝可減少這些影響,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4. 醫護人員的「隱藏佩戴」:
許多醫院禁止醫護人員在手腕上配戴飾品,以確保無菌環境。然而醫生與護士每天需要走動大量步數,為了不錯過Apple Watch的健康追蹤功能,他們選擇將手錶綁在腳踝,不影響工作又能記錄身體數據。Apple Watch手錶不見怎麼找?掉海裡一年半他靠「1神功能找回」:還能正常使用更多文章
官方未認可,健康數據仍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Apple並未針對腳踝佩戴方式提供技術支援。目前Apple Watch的健康監測功能,如心率偵測、ECG心電圖、血氧濃度與體溫監測,都是基於手腕的生理特徵進行優化。腳踝的血流速度、皮膚結構與溫度變化與手腕不同,可能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因此如果沒有特殊需求,Apple Watch仍建議配戴在手腕上,以確保監測結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