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卿觀點:只是一篇作文,老師別緊張!

2015-07-06 07:20

? 人氣

大學指考兩天,學生揮汗應考。(圖片來源:嘉義大學官網)

大學指考兩天,學生揮汗應考。(圖片來源:嘉義大學官網)

今年大學指考作文題目是「審己以度人」,照往例,每次考完作文,出題的、閱卷的老師都要說一番大道理,根本與作文無關的大道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最常有說法就是,作文題目是想藉此「啟發學生如何如何」,今年這篇「審己以度人」更是希望學生反思做人修為。

炎炎夏日,在蟬噪聲中揮汗為文,考場裡的學生們除了希望把文章寫完之外,短短幾十分鐘,應該是來不及閉目靜坐,反思平常所作所為,然後有所頓悟,然後下筆。考完試離開考場,更沒有學生願意繼續冥想個人修為,只想立刻擺脫作文夢魘。

那麼,作文題目可以啟發明年、後年參加考試的學生因此提早反思,而有助修為嗎?也應該不會,因為出題的老師總想跨越前人,不愛重複出現類似的題目,學生為了應付未來考試,可能更不會去思考「審己以度人」這回事,因為短期內不會再出題了。

希望利用作文考試來刺激學生反思人品,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年年考題都一個樣子,固定論述個人修為,就像古代考試作文題目一樣,都來自周公孔孟一言一句,也就是只有恢復八股文考試,也許可以啟動學生天天思之,夜夜三省吾身。

不過也不一定,歷代哪個考場得意,加官進爵的士人真一定人品高尚,天天反省?可見,考場裡一篇作文,真的成不了什麼大業。老師們想藉作文修練學生品德,這正是「文以載道」的傳統理念,可是沒想過這個「道」字,不是提筆那一刻突然出現的,而是平時累積涵養的展現而已,臨時寫一篇文章豈能從此「審己度人」?

更有老師講得更遠大,說這篇作文符合社會現狀,有警世作用,所有名嘴、政治人物都該自己寫一篇「審己以度人」,這已經是把一篇作文無限上綱到可以改善社會風氣,甚至可以救國救民了。這些老師的這種說法,僅是在澆心中塊壘,與學生作文毫無關係。

更荒謬離譜的是,今年國中會考作文題目「捨不得」,很多國中生寫的是阿公阿嬤過世捨不得,閱卷老師們居然懷疑學生造假,閱卷召集人因此公開說,台灣平均壽命八十多歲,推算國中生的爺奶應多數健在,「那來這麼多捨不得的祖父母」,「很明顯是在消費阿公阿嬤」,分數當然不高。

反對造假,反對虛情,多美麗正直的道德嘴臉,但後來一位數學專家,以臺灣人口統計資料算出,28萬名考生中,68%的考生家裡可能至少有一位阿公阿嬤過世。

換言之,學生沒有騙老師,老師卻主觀認定學生欺騙,不給高分,這是多大的冤案,卻不見閱卷老師道歉,也沒聽說重新閱卷,重新給分,以求補救,就這樣打迷糊過了,那些寫出實情的學生,心中多痛!一位單純的十五歲國中生,阿公阿嬤還在家裡,依臺灣民間習俗,絕不敢說阿公阿嬤已死,這是極大的禁忌。閱卷老師以小人之心度人,如此不信任學生的真情,豈不是啟發學生永遠懷疑別人?

即使學生真的虛構阿公阿嬤過世,如果寫得真情感人,寫出人生奧秘,寫得讓老師無法判斷真假,憑什麼不給高分?難道你能給虛構的《哈利波特》零分?可見,考作文的目的為何?一篇優良作文的條件是什麼?閱卷老師們恐怕還要思之再三吧。

 

今年大學指考的作文「審己以度人」,語出魏文帝曹丕的《典論》,劉勰在《文心雕龍》裡對曹丕評價甚高,就從這本論述作文的書裡來看什麼是一篇好作文吧。

《文心雕龍》第四十八篇《知音》,好像是為當今的作文閱卷老師寫的,也好像是在替學生的作文尋找知音,他標出審閱文章的「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詞,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文心》這種駢儷文體不好懂,對本書白話譯文非常用心的張燈先生是這樣翻譯「六觀」的:「一看內容安排的體式,二看文字辭采的運用,三看繼承革新的狀況,四看新奇雅正的區別,五看事類援引的的擇取,六看宮商音律的協調。」

六個好文章的條件,清清楚楚,就作文本身講作文,不談什麼啟發,不談什麼欺騙,寄望作文閱卷老師們,不要再冤枉學生了,不要再將大山大石壓在一篇作文之上,就讓學生從作文中得到表達自我的單純樂趣,把做人修為擺在該擺的教育領域上去吧。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