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玲,從有記憶以來,她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媽媽總是說她不會看臉色、反應遲鈍;爸爸總是說她長得不好看,像是垃圾堆撿回來的。
玉玲有一個姊姊,不僅人聰明、相貌漂亮,還總是知道怎麼說話討大人開心。她心理上覺得自己不如姊姊優秀的痛苦,不只在家如此,連到了學校,老師們也總是將兩人放在一起比較,頻頻對玉玲說:「那個王玉琪是你姊姊吧?妳們怎麼能差那麼多啊?妳姊姊很優秀啊,妳知道吧?妳再不多努力一點,以後就完蛋了!」玉玲每每聽到老師們將姊姊的名字提出來,就只能把頭越縮越低,好想把自己藏起來,別有辱姊姊的名字。但是,心裡又覺得好難過,為什麼自己被說得這麼差?她忍不住跟媽媽抗議,覺得沒有一個人喜歡她、肯定她。沒想到媽媽給她的回答是:「妳以為妳是誰,還要別人對妳說好聽話啊?妳要是真的優秀,難道別人會看不出來?」
而這個影響,彷彿將玉玲大腦篩選資訊的功能去除,只要是有關對她的評論和看法,特別是偏向負面的,都會牢牢記住。因此,從玉玲的求學過程,再到求職生涯,她所記得的,大多是「妳怎麼那麼笨?」「妳會不會用腦?」「妳能力真差」「妳大概沒什麼前途了」⋯⋯久而久之,玉玲變得害怕跟人互動,也怕與人接觸。她心想:自己只要站在人前,就會被看到很可笑、很糟糕的地方,就算一時之間沒有被看穿,只要開口說話,有了些許相處的機會,別人就會開始厭惡她,覺得她真是一無是處的人。
從小到大,我們就像玉玲一樣,避免不了被評價、被貼標籤的過程。
如果環境中,總是出現對你大肆批評和攻擊的言語,那麼,你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形成對自己的負面觀感,也可能有非常多疑惑,像是:自己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是這麼糟糕、這麼差勁的人嗎?
那些大肆批評、數落你的人,其實根本不是在對你說話,而是在發洩他們自己的情緒,找一個代罪羔羊出氣。表面上,是用批評來指正你,還會說「都是為你好」「給你改正的機會」,但事實上,話語的內容根本沒有建設性,徒然踐踏你的自尊,為的只是維護和鞏固他的自我優越地位,或平衡他失控焦慮的內在。
遭人胡亂發洩壓力的個體,在關係裡往往是被視為「弱勢」的對象,從某個方面來看,也就是讓人感覺「安全」的對象;不會反擊、不會抗議、不會引發後續麻煩、不會很難收拾⋯⋯而這樣的對象,最容易是孩子,或是下屬。
當我們沒有機會停下來辨識及思考「為什麼他們這樣說我,我就一定是他們口中說的那樣呢?」時,毫無疑問的,你會毫不考慮地將外界對你的負面評價接收進來,並且無意識地拿那些別人的評價和批評,來責備和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