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沒有上下課之分,意見沒有高下之別
隨著對學校的熟悉與理解,其叡逐漸體會了德國教育的道理,也就愈來愈欣賞、愈來愈肯定了原先引她高度懷疑的德國教育。
她了解了,德國教育的本意上,就沒有要讓學校和老師扮演那麼重要的角色。一個學生主要的學習時間,不像台灣認定的,是在學校時;學生主要學習的內容,也不像台灣認定的,是學校、老師、課本給予的內容。學校所提供的,毋寧是一個學生自我學習過程中的不時協助與檢驗,絕非取代。沒有自我摸索、自我學習習慣與能力的人,無法光靠上學、上課得到所需的知識與能力。
學生不是每天必定上課,任何一天班上有四分之一的同學因為各種理由缺席,是正常狀況。所以老師也不覺得每堂課都必須在、都必須上,學校更不會覺得非得用什麼方法將學生長時間留在學校。
她原本很受不了班上同學上課時充滿了意見,而且表達的往往都是很平庸、很不怎麼樣的意見。後來她了解了,有一部分的問題出在她自己,或說出在她從台灣帶去的觀念。在台灣,有意見、發表意見被視為特殊表現,不是正常情況,因而也就必然認定:特別的、優秀的意見才值得表達。
德國人沒有這種觀念。對他們來說,有意見,直接、誠實表達意見,才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看法,也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樣理所當然的,是每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也都可以有看法,可以不同意、可以討論、可以爭議。德國人的課堂,本來就不是拿來聽老師單面、權威教導的,本來就預期是由同學們來發表意見,進行意見交流激盪。形成這些意見所需的學習過程,是在一般日常生活中自己安排、自己進行的。
她原本納悶:德國的中學上學時間比台灣中學少得多,安排的科目卻比台灣中學還要多,老師哪有時間教?學生又哪有時間學?現在她了解了,答案是老師不是用台灣的方式教,學生也不是用台灣的方式在學。
她原本不滿:德國的中學不是不考試,而且還考得很多,每一個科目都要考,也都打分數,從1打到6,1分最高,若是5分以下就等於不及格。沒有比台灣少考,更沒有比台灣壓力小啊!現在她了解了,雖然都是考試,雖然都打分數,德國的考試、德國的分數,就是和台灣的不一樣。
而這些,都是彼此連環相扣的,構成了一套很不一樣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她在日復一日辛苦適應中學生活裡,慢慢才一步一步弄懂了、連結上了。
*作者為知名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