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緊張,五月失業率升高,六月失業率也恐持續升高,往年都在8月召開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今年因三級警戒,日前傳出將改在九月召開,勞資雙方已在互相叫陣,甚至為一個月間經濟、就業能否改善而爭論。
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今天表示,疫情緊張,疫苗短缺,自然就有經濟學上最基本也最詭異的議題---分配。政府為決定先後,定有注射次序,其中引發爭議最多的,就是增列的第七類人員,更爭議的是,第七類的內容又不斷擴充,由2月開始的兩款,到七月初的十款,換言之,緊跟在後的第八類已經技術性地退居為第16類。
陳冲說,難怪飽受埋怨的柯市長直言,第七類的插隊與膨脹,是政府在「製造疫苗特權」,與其隨時創造新標準,市長幕僚表示,不如乾脆改以年齡為準,簡明易行,也無黑箱問題。
回到勞資角力,這已經是每年必演的戲碼,但由審議辦法第二條主管機關可掌握的席次看,應是政府說了算。其中最困擾的是調整工資,並無客觀標準,也許勞動部長不同意,因為辦法第四條自民國74年起就有七項標準,但請注意該條僅說「應收集下列資料並研究之」,並未規定是調整的依據,也沒有任何拘束力,因此空有七大資料,卻沒有基於資料進而調整工資的機制,徒留委員吵架空間而已。試問,GDP差0.1%對基本工資能有何影響? 最後每年都是外勞歡欣鼓舞,勞保健保保費增加,如何調整依然是勞動部的黑箱。
其實OECD在介述會員國最低工資時,列有一比較表,即最低工資占平均工資(Median/Mean)的比例,俗稱Kaitz index,這一指數尤其是分母部分,講的是全國就業人口的平均工資/中位數工資,其實已隱含各國經濟狀況、物價指數,GDP、各業工資、平均工資等之綜合結論,已充分考慮辦法第四條的內容。
陳冲表示,倒不是說,只要Kaitz index一項標準即可,而是說與疫苗分配相同,標準可以簡化,至多再配合一彈性條款即可,否則治絲益棼,就像第七類人員隨意膨脹一樣,連柯文哲都無所適從,遑論市井小民。
陳冲說,自己在2012年底的行政院公文內,即要求當時的勞委會,務必統計確實領取基本工資人數、台灣合理的Kaitz index、有無就行業、地區研訂不同標準的必要等,可惜人去政息,上述基本提示,九年來仍無答案。近日看到勞資學政四方發表宏論,恰多為當年未盡之事,better late than never,事涉庶民權益,還是希望早日能有簡便透明的方式。人民都清楚了解,也不影響產業發展及全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