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少子化!偏鄉小校靠區域聯盟串聯,招生逆勢成長—數位閱讀讓孩子獲得「辛苦的樂趣」

2024-08-16 10:47

? 人氣

桃園新屋區的社子國小同儕間相互討論,閱讀策略討論。

桃園新屋區的社子國小同儕間相互討論,閱讀策略討論。

談到數位平台導入遊戲化學習,我們總擔憂孩子「只遊戲,不學習」;然而,第一線教師們卻觀察到,孩子們不怕苦、不怕累,只怕無聊,因為他們最青睞——辛苦的樂趣。但畢業升學後的他們,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數位閱讀能力該如何持續精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桃園新屋區幾所非山非市小校,善用此種「辛苦的樂趣」,並靠著區域聯盟,串聯鄰近學校的數位閱讀資源。這不僅讓國中階段教師們發現,這些孩子足以當起「小老師」,協助未接觸過數位閱讀的同儕,也看到他們在校外寫作比賽裡獲獎無數,去年更在會考出現考出 5A 9+、能選讀第一志願的孩子,讓學校招生逆勢成長。

Hard Fun——這很好玩,因為很難

打開手機,桃園新屋區蚵間國小校長江惠玲向我們展示一篇文章,主題是「心理學家榮格的性格光譜」。這不是大學心理系課堂教材,而是數位閱讀平台指定給四年級生的初階文章,她說連自己都得讀兩遍以上才能懂:「其實讀書本來就是辛苦的。但它要能創造快樂,並讓孩子豐富成長。」

桃園新屋區蚵間國小的學生於晨讀或課餘時間,進行文章閱讀練習。
桃園新屋區蚵間國小的學生於晨讀或課餘時間,進行文章閱讀練習。

1960 年代, AI 先驅學者 Seymour Papert 在美國小學推廣數位教育時,聽到孩子對同儕說出:「這很好玩,因為很難。(It’s fun. It’s hard)」他因而提出「辛苦的樂趣」(Hard Fun)一詞,認為孩子學習時並不怕苦,反而因為夠難、夠辛苦,才能從中獲得樂趣。

半世紀後,臺灣偏鄉小校第一線教師們在推動數位閱讀時,也觀察到極雷同情景。今年初,桃園新屋區大坡國中才剛透過未來素養學堂計畫推動數位閱讀;不到半年,老師們便發現,即便平台上文章偏難,但結合競爭式遊戲機制後,孩子為了能在攻城掠地的遊戲裡贏過同儕,放學後也帶著平板回家作題,僅僅一個晚上,便自主練習超過 2000 個閱讀題目,甚至在平台裡衝到全國排名前十。

由於遊戲設計機制不僅重視答題數量,也重視首次答題的正確率;為了提高正確率,作題前,孩子除了仔細讀完指定文章,還會利用搜尋引擎二度確認相關資訊,無形中延伸他們對該主題的領域知識。

就連學習能力稍弱的孩子,也在涵蓋各種主題的文本裡,找到點燃個人學習興趣的內容。大坡國中校長黃金增分享,有名學生平常答題正確率約落在 20%~40%,但有次平台指派文章主題是「法國甜點瑪德蓮」,這名平常就對飲食、食物抱持高度興趣的孩子,答題正確率旋即攀升至 80%。

「以前我們課堂上蒐集或介紹給他的文章,也許較難引起他的興趣,而他也不瞭解自己喜歡什麼內容;今天平台上有各種素材主題,孩子就可以從自己喜歡的主題開始訓練閱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