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尊觀點:德國往事─激情燃燒的「六八」運動

2018-06-24 07:00

? 人氣

如果說,歐內索格死後才成為運動的標誌性人物,那魯迪·杜契克(Rudi Dutschke)1968年4月11日遭槍擊之前就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六八」運動的領軍人物。他不贊同學運中出現的極端化傾向和激進行為,他在復活節來臨之際曾說過這麼一句話:「耶穌復活了……如果人們能瞭解到愛的存在,那瘋狂的邏輯就會消匿不見……」他遇刺後雖然被搶救過來,但局勢卻再次惡化,運動幾近失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魯迪·杜契克(維基百科)
魯迪·杜契克(維基百科)

這兩次槍擊事件無疑是「六八」運動最關鍵的轉捩點,但並不能反映運動產生的整體背景。那麼,半世紀前德國社會究竟是個什麼狀態呢?

一,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西德已不像阿登納時代的經濟奇跡時期那樣穩定繁榮。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均上升。煤炭工業開始走下坡路,隨著1961年柏林牆的建立,德國的統一之夢破滅。

二,政治醜聞接二連三發生。海因裡希·呂布克(Heinrich Lübke)雖然有不光彩的納粹歷史,但還是被基民盟/基社盟(CDU/CSU)兩次推舉為聯邦總統。1962年,德國《明鏡》週刊發表批評聯邦國防軍的封面文章,時任國防部長的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Franz Josef Strauß)下令以「叛國罪」名義逮捕週刊主編魯道夫·奧格斯坦(Rudolf Augstein)。

三,1966年,基民盟和基社盟為爭取議會多數,繼續執政,不得不與社民黨組成戰後第一屆大聯合政府,原先與基民盟基社盟聯合執政的自民黨成為聯邦議會中唯一的反對黨。大聯合政府頒佈的戒嚴法(Notgesetzverfassung)進一步激化了大學生的不滿情緒,他們認為議會反對黨過於勢單力薄,大聯合政府無疑于專制代表,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正在受到大規模限制。

四,大學生們開始公開抨擊過於死板的高校制度,要求改革教學內容、實現教育機會平等、改善學習環境以及撤換有納粹背景的師資。他們效法美國同學,要求停止越南戰爭和核軍備競賽。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社會主義德國大學生聯盟」(SDS)推動組成所謂的「議會外反對黨」(Außerparlamentarische Opposition, APO),自認為是為與政府抗衡的唯一中堅力量。他們採取「闖入」(Go-ins)、「靜坐」(Sit-ins)和「講習」(Teach-ins)等形式宣揚自己的左翼理念、抨擊時弊、影響輿論、推動變革。

同時,另一個叫「顛覆行動」的組織(Subversive Aktion)也參與了批評時政的運動中。該組織的中心人物是社會學家和哲學家特奧多爾·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和赫伯特·瑪律庫塞(Herbert Marcuse),吸引了德國大城市的大批藝術家和知識份子。他們質疑SDS的極端和革命方式,主張對社會進行循序漸進的改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歐陽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