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願進入美國的遊戲規則
對於美國的反應,大陸外交部於2月2日做出強硬回應,發言人耿爽表示:「中國大陸反對美國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並啟動退約程序,中方敦促美俄雙方透過建設性對話、妥善解決分歧。中導條約多邊化涉及一系列政治、軍事、法律等複雜問題,不少國家均對此存有關切。中方反對條約多邊化,當務之急是維護並執行好現有條約,而不是破舊立新。」而俄國國家安全會議前秘書科科申(Andrey Kokoshin)於 2月1日受訪時表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真正原因,是中國大陸部署了1,000枚中程和短程飛彈,試圖阻止美國在鄰近海域現身。這是中國大陸在其周邊領海的絕對領域、是不可碰觸的主權問題。
由此可知,中導條約本質上是大國遊戲,在1980年代「美蘇爭霸」的冷戰格局下,只有美蘇兩巨頭玩得起,當時連中國大陸都沒資格插嘴。如今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和軍事現代化水準的提高,重新定義「中程飛彈」的威脅性,打破了西太平洋近海軍事平衡,潛在威脅美國在此區域的絕對軍事霸權,美國才動念出手撕毀協議。
即使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2月16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呼籲中國大陸加入INF,以挽救此一限制軍備的協議,與會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仍當場回絕,他強調:「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僅僅用於自我防衛,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可以明顯意識到,美中之間的複雜競和關係,連德國如此大國都無法置喙,台灣又能如何?
必須認知,在INF棋局中,主要玩家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大陸,最多加上北約及日本。INF解體後,世界是否會陷入新一輪軍備競賽?或許會。但即便如此,主要也是在中、美、俄之間展開競賽,而且是全球範圍、甚至到地球大氣層外的新一輪全球戰略重整,這種層次的軍備競賽,台灣沒有說話的餘地。
全球戰略改變 台灣沒有話語權
在此關鍵時機,台灣跳出來「刷存在感」,不斷強調「我有中程飛彈、我可以打擊中國大陸的上海與杭州……」,甚至運用官媒宣傳此能力,意義何在?中美之間在貿易摩擦中,正尋找磨合之道的關鍵時刻,台灣是否會成為他們的籌碼猶未可知,而美國官方、智庫學者不斷提醒台灣「小心!別踩紅線」,而台灣選擇在軍事方面不斷強硬表態,是福是禍?
可以理解,2019年是總統大選年,強硬的軍事宣傳,蔡英文陣營想營造所謂「辣台妹」氣氛,或有助於執政當局凝聚士氣、一致對外的效果,也可幫助民意支持度低迷的民進黨提升人氣。但把台灣安全與選舉算計掛鈎,如此走鋼索式的「自產自銷與自爽」宣傳,恐怕將帶來難以數計的災難。
在中、美、俄重整國際戰略格局,朝向多極世界發展的關鍵時刻,連歐陸各大軍事強權都噤聲不語,靜觀其變,西太平洋影響力最大的日本,甚至連評論都沒有,更不敢站出來刷存在感、展現自己的軍備實力,遑論處於更邊緣的台灣?整個世局都在重整,台灣唯一能夠掌握的,就是「強本」,即提高自身經濟實力,沒有經濟實力,僅剩下「義和團」式的馬戲表演,只會讓台灣更沉淪。
台灣必須明白,要「獨立、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前途,最重要的是讓台灣經濟起飛,重整人民生活。唯有人民生活充實、有朝氣,才是真正的「台灣力量」,才有更充分的籌碼,在大國棋局的關鍵時刻,掌握一點話語權,被世界看見。除此之外,在純屬大國遊戲的中導條約議題上湊熱鬧,不僅自取其辱,還可能為台灣帶來實實在在的安全風險。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40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