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校園規劃小組10日舉行「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創意設計構思競圖徵件說明會,預計4月30日至5月30日徵件,6月底前完成評選。規劃小組表示,希望呈現「自由」、「勇敢」的意象,呈現陳文成的成就和生平經歷,不一定要設碑或立人像,但必須和周遭景觀融合。
創意設計構思競圖徵件不限台大師生,個人或團體皆可參加,作品將於6月6日至6月20日由全校教職員工生網路投票,票數成績佔總成績20%,之後交由教職員、學生、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預計6月底之前完成,第1名作品可獲新台幣獎金10萬元,第2名可獲5萬元,第3名3萬元。
台大103學年度校務會議決議,將圖資系館、第一活動中心、教學二期大樓間之廣場命名為「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廣場大小約1107平方公尺。
為紀念歷史、引發反思,除命名之外,將針對廣場進行改善工程。改善工程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徵件活動,廣徵各界對於廣場的創意設計構思,並將優秀作品納入第二階段廣場工程招標文件中,提供後續發展建築與規劃設計之依據。
陳文成生於1950年1月30日,台北縣中和鄉(今新北市中和區)人,自幼學業優異,建國中學畢業後考取台大醫學院,後來轉至台大數學系,1975年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統計學系深造,1978年拿到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陳文成在美國求學、任教期間,始終關心故鄉台灣的政治發展,除了研讀政治理論,積極參與同鄉會、人權會,並長期捐款支持《美麗島雜誌》。1981年5月,陳文成夫婦帶著1歲的兒子返台探親,,立即遭到警備總部調查人員的跟蹤監視。7月2日,陳文成遭警總約談,7月3日人被發現陳屍於台大研究生圖書館旁,得年僅31歲。
陳文成事件至今真相未明。當時國民黨政府曾聲稱他是畏罪自殺,他的家人與朋友指控是遭到政府謀殺。到台灣參與驗屍的美國法醫生理學家韋契特(Cyril Wecht)及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認為這是一起他殺案件。解嚴之後,政府對陳文成命案曾數次重啟調查,但都沒有具體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