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凱專欄:中國前景好壞,佛里曼打臉經濟學人

2025-01-13 06:10

? 人氣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最近訪問了中國北京和上海,他認為,川普現在面對的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強國」。(資料照,美聯社)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最近訪問了中國北京和上海,他認為,川普現在面對的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強國」。(資料照,美聯社)

曾經在2021年將台灣定調為「世界上最危險地方」的《經濟學人》,隔(2022)年也曾對中國大陸的發展前景做出預判。當時《經濟學人》認定美中關係恐已無法用「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來形容,原因在於中國崛起已達到高峰,而且開始衰退走下坡,因此「才會急著挑戰美國,試圖奮力一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對中國發展前景嚴重誤判,《經濟學人》只能用「獨裁」標籤遮羞

近來流行的「中國見頂論」(Peak China),鼻祖或許就是這篇文章。而在台灣,主流話語盛行的論調則是「中國谷底論」,從官方、學界、媒體到輿論,對於中國大陸經濟的看法,幾乎不脫此論,認為中國大陸的經濟已跌落谷底,而且大陸政府不管推出什麼舉措,都再也拉動不了經濟回升。正因為如此,台灣對於中國大陸的態度愈來愈強硬,路線也愈來愈鷹派,連素質奇差無比的網紅,都能斷言「2025年中共倒台」。台灣與中國大陸僅一水之隔,但對於彼岸的了解卻不斷在退化中,活在平行時空或一個巨大的粉紅泡泡想像之中。

不過,大膽研判由於中國走下坡,因此中美不再處於「修昔底德陷阱」的《經濟學人》,在2024年底做出2025年世界展望時,開篇即表明「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競爭將愈演愈烈」。還帶著惋惜的口吻說道,拜登(Joe Biden)政府好不容易透過建立亞洲聯盟去壓制中國,無奈世界各地爆發的戰火,讓「獨裁者」又獲得了生機,「世界本來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很明顯的,經過2年多的時間,《經濟學人》對中國前景好壞的口徑出現了修正,一如多數西方媒體的意識形態濾鏡,它必須以「獨裁者」的價值觀標籤,來掩飾自己對中國發展的嚴重誤判。與此同時,又把美國在兩場區域戰爭中的責任撇除得一乾二淨,彷彿拜登還應該為此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一般。

2024年11月16日。在秘魯利馬舉行的雙邊會議前,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AP)
《經濟學人》認為拜登(左)建構的亞洲聯盟,有效應對了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的美中競爭,卻被各地發生的戰火破壞,「世界本來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資料照,美聯社)

佛里曼最新中國紀行,見證中國軟實力並坦言美國「倒逼」其強大

做為西方主流媒體之一,去(2024)年12月《紐約時報》刊登了其外交和經濟事務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的中國紀行,其筆下的中國形象,卻是另外一番風景,恰為對比。佛里曼在北京和上海度過了一周,並會見了中國大陸的官員、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其文章開明見山直接表明結論:「當我們酣睡時,中國在高科技製造領域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飛越」。他還用了「製造業強國」(manufacturing powerhouse)這個詞,來描繪即將上台的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面對的是什麼樣的中國。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