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之後的兩岸關係,到底何去何從?
關注此一議題的台灣百姓,猶如颱風天在岸邊聽濤觀浪。雖有心理準備,綠色執政下兩岸關係,一定不可能與馬政府時期比擬,但究竟只是風起潮湧,些微沾溼「岸邊」人的腳足?還是浪如人高,令人不得不心驚退散?實在讓人有幾分糾結。
從1‧16大選結束,到至今的種種跡象,如何應對「兩岸新關係」,到底兩岸之間是「有關係」,還是「沒關係」,其實對兩岸高層、主事者來說,都不容易。
3月8日,對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在大陸人大、政協「兩會」期間,接受陸媒釆訪時表示,對台灣新政府5‧20之后,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大陸對此「不存幻想,也靜盼佳音」。據說,陳德銘在記者截稿后,還一再叮囑,務必「忠實傳達」此意。顯見是一種政策定調。
「不存幻想,也靜盼佳音」,說白了,就是民共之間至今在兩岸關係的溝通協商上,仍困難重重,難有共識。大陸方面已準備好兩手打算。
大陸「兩會」,歷年都是對台政策定調的終極所在。3月3、5日兩天,大陸第一、二、四號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分別對兩岸關係發出清晰表白(如附表),歸結起來:「承認『九二共識』的曆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
此外,政協主席俞正聲,在本屆政協任期三年來的《政協工作報告》中,首次說出「反台獨」字眼;總理李克強所做《政府工作報告》,在反對「台獨」前面,還加上「堅決」二字,同時補充「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表述;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說法則是,「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曆史悲劇重演」。
「兩會」傳遞出這樣「高冷」的信號,確立了北京當局對民共之間兩岸關係的最后底線。同時,也清楚地表達,現在「球在民進黨這邊」。
或許,不少人認為如此說詞(政策),倚強凌弱「強人所難」,但是從過去兩岸長遠的歷史進程中來看,也不無暗藏「讓步」的意涵。大陸的對台政策方針,50年代毛政權時期,是「解放台灣,統一中國」;80年代鄧小平時代,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而現在的習進平時期,則成為了「九二共識,兩岸一中」。
大陸對台政策由「促統」轉向「反獨」,若嚴肅地體會此中含義,可說大陸間接呼應和「靠攏」蔡英文主席的「維持現狀說」,以及「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說」。只是要看未來的蔡英文總統和她的核心兩岸政策幕僚們,對此如何研判。
蔡英文此前接受中時專訪,表示「期待大陸再給點善意」。接受中時專訪,要求對岸「再給點善意」,這兩項本身就是一種軟化及和緩表示。不過這樣的要求,大陸方面恐怕已經「給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