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攝影師麥考德( Jennifer McCord )、戴維德( Iulia David )、凱托( Holly-Marie Cato )和肖爾( Amy Shore )正在做一件事,就是鼓勵和幫助更多女性拿起相機。具體做法是用自己的作品為例傳授技巧,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音樂攝影師
麥考德(Jennifer McCord)和她的相機經常出現在演唱會的台前幕後。她23歲,攝影職業生涯始於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後。當時她15歲,參加了一個青少年慈善活動,把相機發給年輕人,通過攝影幫助他們提高社交和團隊建設技能。這段經歷在她心裏埋下了攝影愛好的種子。
慈善活動結束後,她回學校繼續學業,但沒有放棄剛剛發現的業餘愛好。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幼稚的傲慢」,她向一個樂團毛遂自薦,擔任樂團巡演攝影師。樂團同意了,隨後她就跟著走了一趟為期10天的巡演,拍舞台照、幕後照、花絮、生活照......那些照片現在沒人再提起,但那段歷練則印在她記憶中,最難忘的是攝影師「必須保持忙碌」。
她說:「我那時免費幹了1年,1周給4場演出免費拍照,然後把照片寄電郵給樂團,就這樣逐漸有了口碑。」麥考德的體會是,社群媒體對女性從事職業攝影很有幫助。專業攝影圈裏還是男性居多。她剛出道時還沒碰到過女性音樂攝影師。但近幾年變化很大,音樂會、演唱會上的指定攝影師越來越多是女性。當然,和大部分職業一樣,金字塔頂端還是男性主宰。
專業攝影行業競爭激烈,必須優異才能出眾。作為過來人,麥考德有一言忠告:如果真想進這一行,就得確保周圍親友、家人支持你,越到麻煩的時候有人幫你。還有,即使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心灰意冷,也要堅持,不能放棄。
旅行和社區攝影師
凱托(Holly-Marie Cato)向初次見面的人自我介紹時,通常這麼形容自己:「我不是一般人心目中那種街頭攝影師;我是黑人女性,一頭黑人的蓬鬆頭髮,手裏拿著相機。」通常她使用攝影機。她拍攝前會多次到拍攝目的地去,熟悉拍攝對象和場景,跟人建立聯繫。透過口耳相傳,她在拍攝對象所在的社區建立起深厚的人脈。
在職業走上正軌,可以理直氣壯把自己稱為攝影師和電影人之前,凱托奮鬥了相當長時間。一切始於2011年的倫敦暴動。她有一台相機,因為在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學建築設計,需要拍照。那天,有朋友請她到托登罕(Tottenham)一個劇場的後台拍些幕後照片。完事後出門,正遇上平和抗議的人群,就又拍了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