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戲碼再度受挫,據了解英國國會的反對黨-工黨,於12日以391:241的票數擊敗脫歐派的英國首相梅伊所帶領的保守黨,由於英國預計在3/29脫歐,如今面臨國會的抵制,再度引發外界關注。
回顧過往,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關係向來是若即若離,在1988年時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強烈表達反對歐洲統合邁向聯邦制的方向,對於單一貨幣持保留態度,對於英國而言,維持一個「離岸平衡者」除了有王者風範外,英國不會輕易陷入歐洲事務,在兩次大戰期間,英國介入歐洲事務,原因均受到歐洲問題羈絆被迫投入,如今歐盟的經濟問題不但促成脫歐議題成為英國選項,英國與歐盟長年之間的經濟合作亦會受到打擊,這讓脫歐問題成為難解之處。
對於英國來說,從冷戰的架構下,歐洲事務始終是英國必須面對、解決,從最早的軍事合作,到後來到經貿協議,英國早年不但扮演歐洲經濟成長到動力之一,更在1973年加入歐盟,然而長年在歐盟法規的約束下,加上2009年歐債問題爆發,此時更適逢國內經濟動能不佳,更促成英國在兩條路線上的堅持。第一為離開歐盟,第二是積極拉攏大陸、印度與美國在經貿協定上的合作,加上亞洲部分國家在19、20世紀為英國殖民地,英國為顧及經濟發展與昔日帝國榮景,更加快脫歐入亞的步調,直接碰觸繁華的亞洲;未料反對黨的牽制,反對黨認為英國商品出口至歐盟的比例為51.4%,假使脫歐成功,英國將陷入出口至歐盟地區的關稅問題,不利於英國整體經濟發展,該困境讓英國再度因脫歐問題陷入國內政治抗衡的風暴。
本文認為英國脫歐議題仍與經濟有關,這也投射出21世紀下,國內的民族主義向來與經濟產生衝突,也反應歐美國家當今的國內現象,然而不能否認的,無論是沒有歐盟的英國,或是沒有英國的歐盟,歐洲力量終將削弱,誠然英國脫歐的原因仍脫離不了其歷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但長年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關係下,英國終將成為歐洲地區一個難解的國家,背後糾纏不清的政經問題也讓歐洲地位逐漸下降,在全球經濟發展上,亞洲地區最終有可能取代歐盟,成為世界的發展中心。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