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選擇歐洲,做為他今年外交的首訪地區。在中共外交工作的戰略布局中,對歐外交是屬於大國外交的一部分。中共雖把對美關係視為「重中之重」,但隨著中共的國際地位從區域強權邁向全球角色,它對發展與歐洲國家的關係也就越來越表重視。大陸學者指出,金融危機加速了大國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金融危機的骨牌效應,促使大國把合作協調,做為應對地區及全球性挑戰的優先選擇;與此同時,大國競爭的權力本質沒有改變。中共即從這個角度看美歐關係,認為美國仍在積極重塑其全球性的領導地位,而美歐也繼續從事國際體系主導權和國際規則制定權之爭。
如此看來,習近平3月21日至26日,前往義大利、摩納哥及法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就蘊含了以下三重意義:一是凸顯中共在外交上對歐洲國家的重視,藉此拉攏歐中關係;二是推進中共與這三個國家的雙邊合作;三是安撫歐洲對美中可能簽署貿易協定存在的憂慮。
選擇義大利,是因雙方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後,義大利成為第一個參加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的G7成員,具有象徵性意義;訪問摩納哥,是刻意凸顯中共對歐洲小國的友善之舉,也就是不分大小,平等相處;法國則是習近平此行的重點。訪問法國,是要深化雙方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今年是中法建交55週年,中共重視法國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地位,也充分理解它在歐盟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從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主政時代起,法國就標榜要走外交獨立自主的路線。法國不願意受到大西洋聯盟的制約;而歐洲整合運動,也是在法國倡議下,透過法德之間的重修舊好,逐步往前推動。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希望為法國建立國際大國的角色,他在去年五次訪問非洲、接待俄國總統普丁,更先後出訪美、中、印度、澳洲及德國,頻頻進行「首腦外交/元首外交」。馬克宏這次以高規格接待習近平,最大的成果是獲得價值300億美元的300架空中巴士訂單,這必然讓身陷波音公司737M8停飛事件困擾的川普政府,感覺相當吃味。
馬克宏更利用習近平停留期間,刻意安排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四方「全球治理論壇」,給足了習近平面子。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馬克宏對「一帶一路」本來存有疑慮,但卻在習這次訪法時,改變了立場,表示法國也願意和中國大陸進行開展「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推動歐盟互聯互通,以和「一帶一路」對接。顯然,德國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梅克爾即公開表態,聲稱「一帶一路」倡議非常重要,歐洲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
整體來說,習近平這次歐洲三國之行,應是收到應有的成果,對今後推展中共對歐盟的關係,會起關鍵性的作用。歐洲本身的積極態度,應是歐中加強關係的主要動力。因為川普總統執意退出伊朗核子協議與《巴黎氣候協議》,迫使歐盟必須與中共合作。川普威脅對歐盟各國的商品課徵關稅,也被歐洲國家認為是「不念舊情」,見利忘義。
面對新的國際政經情勢,歐洲各國認為必須調整過去傳統聯盟體系的觀念,必須在新的國際戰略格局中,找到自己未來應走的道路。前北約政策規劃部主任Fabrice Pothier指出,現在的歐洲已陷入地緣政治競爭之中,若無法團結行動,將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對於歐洲出現這種反應,我們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這也反映在美國的其他亞洲盟友身上。例如,日本近期即大力改善與中共的關係。安倍政府除了基於龐大經濟利益的考量外,也要藉此凸顯日本追求外交獨立自主的立場,至少要讓美國理解,不能視日本的忠誠為理所當然;但日本改善與中共的關係,並不意味它就忽視與美國分享的地區安全利益。
同樣地,我們也不應認為,歐盟加強與中共的經濟關係,就會削弱它與美國之間的安全紐帶關係。就在習近平啟程訪問歐洲前夕,歐盟委員會於3月12日發表了《歐中戰略前景》報告(EU-China - A Strategic Outlook),把中共定位為歐盟的「戰略競爭者」,這是對於中共關係定位的重要改變。歐盟擔心北京運用其影響力主導商業及外交,歐盟也和川普一樣,抱怨中共的強迫性技術轉移,以及在若干經濟敏感領域進行投資的做法。因此,歐盟的報告警示,在加深與中共合作時,必須根據「明確界定之利益及原則」,並表示要對中共在歐洲投資,採取更為嚴格的監管規定。
歐盟對中共的定位,在性質上,當然跟川普上台後,把中共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不同。歐盟是中共最大貿易夥伴,中共則為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的競爭關係,還是以經濟為主。川普政府即提醒歐盟成員,在參與中共的「一帶一路」倡議時,不要只是著眼於經濟利益,而必須注意其在外交和安全領域所產生的外溢效應。總之,美國不希望見到中共與歐洲的加強關係,挑戰到美與歐洲的安全利益。
到目前為止,歐洲國家在涉及朝核、南海,甚至兩岸問題上,都沒有出現與美國截然對立的立場。英國甚至還配合美國,參與南海的軍事巡弋行動。尤其值得中共注意的是,在一些歐洲國家的媒體上,我們還不時聽到「中國威脅論」的聲音,所謂中共運用「銳實力」的說法,也時有所聞。「樹大招風」,這是中國崛起必然會出現的不同反應。
臺灣因藍綠惡鬥,已經沒有選邊站的空間,與對岸加強關係就是「親中賣臺」;與美國加強關係就是「挾洋自重」。臺灣有能力創造出第三種選擇嗎?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