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主前線、熱血公民、青年新政:三個香港本土派團體

2016-05-01 10:46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本土主義近幾年在香港興起,亦有不同本土團體成立。不同的觀察家對此看法各異。但無可否認的是,這些所謂的「本土派」正在重塑香港的政治格局,也引起了北京方面的注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BBC中文網本周介紹其中三個較為人熟悉的本土派團體。

本土民主前線(本民前)


本土民主前線提倡香港本土意識

「本民前」在2014年「雨傘運動」後成立,成員約有40人,大部份為「90後」。

「本民前」於年初一在社交媒體號召群眾到場聲援小販,其後演變成旺角衝突,多名成員及義工──包括兩名發言人黃台仰及梁天琦──被捕及起訴。不過,旺角衝突後令本民前聲名大噪,二月的新界東立法會補選,梁天琦更取得逾六萬票。現時,本民前義工達百多人。

「本民前」的梁天琦對BBC中文網說:「長期目標是推動香港獨立。」

《基本法》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將於2047年屆滿。梁天琦預計,香港的二次前途討論將於2030年左右展開。他說,「本民前」在這段期間要推動香港人的身份政治,加強主體意識。


「本民前」於年初一在社交媒體號召群眾到場聲援小販,其後演變成旺角衝突

梁天琦承認,這是一場賭博。假若按照梁天琦的計算,2047年香港人無法進行公投決定命運,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的衝突。他說,寧為玉碎,不作瓦全。「與其要我每天被圈養,我寧願與它與死相搏,這是一個尊嚴的問題。」

「這是一場博奕,博奕它在香港會鎮壓到甚麼程度。始終香港是有籌碼,香港事實上是一個聚寶盆,一個吸納外資最大的門戶。沒有香港這個地方幫助中國吸納外資,中國內部的經濟及國企會面臨很大的危機,尤其是現時經濟下滑的時候。」

梁天琦不認為他是不顧後果。「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都需要付出代價。」

青年新政

「青年新政」是另一個在「雨傘運動」後成立的團體,在去年11月區議會選舉嬴得一席。

「青年新政」鄺葆賢(右邊)
「青年新政」鄺葆賢去年11月以「傘兵」之姿勝出區議會選舉

「青年新政」的鄺葆賢是急症室醫生,亦身兼區議員一職,組織走議會路線,強調有執政意志。「我們希望將議政能力發揮出來。」另外,透過地區工作,提升居民社區參與。

至於目標,「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說:「香港人要求健全的自治權,亦是一國兩制允許我們做的事。」

梁頌恆亦提到2047年之後香港的「前途問題」。「即使站在北京角度去想,想香港人人心回歸的話,在二次前途的決定,一定要有香港人的成份。」

他說,一國兩制、自治、獨立都是的選項,不過關鍵是香港人參與決定。

八十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進行談判時,中方堅持過程不能有「三腳凳」,談判只有中英雙方參與,香港並沒有參與其中。

熱血公民

「熱血公民」於2012年成立,前電視台編劇黃洋達為領頭人物。

「熱血公民」有四百名成員,亦設有自己的網媒《熱血時報》。旗下的網上電台每天製作7至8小時的節目,每日吸引50多萬人收聽,它的臉書專頁約40萬粉絲。每月亦會出版實體報紙,亦曾舉辦「棟篤笑」。

「熱血公民」的旗幟
「熱血公民」口號是「本土、民主、反共」

「熱血公民」口號是「本土、民主、反共」,不過它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個本土派組織。黃洋達說:「主要成員,包括我在內,都是因為對於民主黨2010年支持政改方案感到失望,才要走出來。」

他說2012年參選立法會失敗後,研讀陳雲的《城邦論》,發現本土主義是核心思想。「熱血公民」還提倡「文化建國」,透過流行確立香港人身份,保存香港的傳統文化。

「熱血公民」計劃每區派出候選人參選九月的立法會選舉,並有信心在五個選區都能取得議席。 2018年,五人會辭職發動「變相公投」,表決修改基本法爭議條文,如關於居留權的24條及特首選舉方法的45條。

黃洋達說,原則上不反對港獨,但同時亦視之為博奕的手段。假如香港2047後真正高度自治,是最理想的結果。

(責編:歐陽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