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有開創性、突破既有限制的領導人,因為世界在快速的變化中,美國從開放變成保護主義;中國努力從世界工廠向品牌邁進,從出口型經濟體轉型為出口、內需均衡型;非洲跟東南亞都從過去的落後地區積極迎頭趕上,強化基礎建設,未來的市場潛力可期;人工智慧也離我們越來越近,在下一個15年,AI會讓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數位時代。
台灣的轉型講了十幾年,但是好像陷入一種不死不活的狀態,也不能說沒有進步,但絕對沒有突破!就這樣持續被框架住。台灣被框架住,主因是領導人的格局世俗化,只會觀風向但卻沒有遠見,不敢說真話教育人民,卻一味的逢迎、做政治操作。
台灣需要有會治國而且準備充分的領導人,而不是擅長利益分配、注重表面行銷,可是缺乏完整規劃的政客;但是很可惜,台灣長期以來都選出類似後者的領袖。
蔡政府到底準備充不充分呢?這可受公評,我來舉出一些事實供大家參考。
蔡英文上台以來兩個對她聲望打擊很大的:一個是反覆的勞工政策、第二就是讓內外資憂心的能源政策。一例一休政策當初在缺乏對不同產業的充分理解下貿然實施,造成人民、企業跟政府三輸的局面,之後各方反彈聲浪不斷才又收回去,這種錯誤充分顯現出缺乏準備的事實。能源政策在蔡英文上台之前,民進黨就大聲喊出台灣不缺電、還有台電藏電的說法,蔡政府上台後就冒進改變供電結構,導致備載容量過低造成嚴重跳電,之後又出現深澳電廠政策反覆的狀況,準備不充分讓全民付出許多的蔡政府學習成本。
另外蔡政府在面對台灣生育率低落,鼓勵生育的同時,卻仍推廣同婚政策及同志教育,這根本是互相矛盾的做法。而這些教育內容主張: 不要用自己的性徵判斷性別,而是要用內心的感受。試問?就算是成人出了社會以後也不斷在學習,碰到困難跟瓶頸也會疑惑、沒有方向,孩童在這麼小、心智不成熟的狀況下,要怎麼能夠做出準確的分辨呢?
蔡政府在不少重大政策方面,不是缺乏充分準備、 就是自相矛盾,或者過度感情用事、缺乏理性的規劃及判斷。而且更重要的是蔡政府對於人民的態度!準備充分的改革者會很有節奏感,絕對不是像蔡政府所說:因為一次改革太多所以造成紛亂是必要之痛。對於人民絲毫沒有愧疚感,反倒還把一部分的責任歸咎於人民沒有跟上政府進步的腳步,這樣的政府怎麼能夠在下一個4年繼續領導台灣呢?
*作者為金融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