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為戒嚴時期政治犯集中囚禁的地方,因此每年都會舉辦「綠島人權藝術季」,而10日行前記者會上,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寬裕表示,「當年是一人坐牢,全家人跟著坐牢,我們蹲的是黑牢,家屬則是鎖在心牢裡,有苦說不出!」並且強調轉型正義應該加速開放政治檔案,以還原歷史真相。
「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轉型正義應該給一個公道
蔡寬裕表示,台灣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威權統治,造成無數個家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轉型正義就該還給受難者和家屬一個公道。「台灣過去至少有22處執行白色恐怖的不義場址,但現在只有國家人權博物館所轄的景美、綠島兩處人權園區保存歷史原貌。」
家屬代表藍芸若女士則回憶,當年她的父親藍明谷因涉及基隆中學光明報事件,年僅32歲未經公開審判就遭槍決身亡,「媽媽還因此被送到綠島感訓1年多,出獄回來看到家裡供桌上的靈位,才知道和丈夫已經天人永隔了。」
紀念政治犯囚禁 避免重蹈歷史覆轍
5月17日為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被遣送至綠島集中囚禁的紀念日,人權館籌備處為緬懷歷史苦難,每年固定在這天舉辦人權藝術季活動,讓這塊土地的人權故事可以一直傳承下去,避免重蹈歷史覆轍。
今年活動的主題,訂為「破浪築光,自由之翼」,邀請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等受難者前輩及其家屬共80名到場。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長鍾青柏表示,「綠島的白恐傷痕,使得台東可以在普世人權議題上深化學習,化為具體行動,因此特別表達對受難者前輩、籌備處敬意,把國家人權議題帶到這般開闊的境地,令人激賞。」
人權藝術季 歌謠傳唱受難者生命故事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今年藝術季內容包括藝術音樂劇晚會與2項特展,其中音樂劇主要是用歌謠傳唱受難者生命故事,「以牛頭山為背景,在海浪聲、風聲的陪伴下,用心感受前輩們犧牲寶貴青春,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人性光輝。」
另外2項特展則分別為「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口述紀錄成果展」、「觀之記憶—駐園藝術家創作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