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後華人聚居的索諾那州(Sonora)於1920年通過的排華條款中,包括禁止華墨通婚及劃定華人居住地區等措施。1921年中墨修改的商約更將「華工非得中墨兩國許可不得來墨」的規定形諸文字。墨西哥排華運動最主要的人物為加業氏(Pularco Elías Calles)。加業氏出生於索諾那州,曾任州長(1915-1919)、總統(1924-28)、戰爭及海軍部長(1931-32)等多項要職,因此得以在索諾那州肆無忌憚地驅逐華人,其子羅德夫(Rodolfo)任索州州長(1931-1934)期間更不遺餘力地推行排華運動。
從離鄉到歸鄉
1926年美國開始驅逐非法入境的墨西哥人,導致加業氏總統比照對付境內華人。1929年美國大蕭條後更多人返回墨西哥,華裔墨人再度成為被驅趕的對象。留在索諾那州的華人被迫改名換姓或藏匿於墨西哥友人處,羅德夫州長甚至於1931年底成立「郊區旅」(Rural Brigades)擔任搜捕華人任務。從1932年的報紙不難瞭解索諾那州的排華運動已徹底將華人形象妖魔化(如下圖)。
根據統計,1930年墨西哥境內之約有18,000華人,至1940年總數降至不到5,000人,其中大部分華裔墨人回到廣東。1931年3月1日墨西哥政府宣佈停止驅逐華人,但直到1934年12月1日卡德納斯總統(Lázaro Cardenas, 1934-40)上任後才准許流落海外的華裔墨人返國,包括失婚或被遺棄的「墨西哥女人」及其子女。1937年3月第一批89位「墨西哥女人」及其數百名子女自香港啟程返國,之後更多家庭或個人陸續返回墨西哥,幕後貢獻最大者為澳門和香港的天主教會。羅培士總統(Adolfo López Mateos, 1958-1964)任內放寬規定後引發第二波的返國潮,然因去國多年不論是「墨西哥女人」或是「華裔墨人」都有適應上的問題。
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意大利學者克羅齊(Benedetto Croce,1866~1952)在1917年曾提出著名的命題: 「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清華大學教授彭剛指出,「克羅齊命題」中有一重要內涵,就是人們總是從當前生活中關切之處或所碰到的問題出發去關注過去。「過去是一片幽暗之地,當前生活中的關切就如同探照燈,決定了被照亮的是過去中的哪些部分。」
長期淹沒於檔案室中的這段墨西哥華人歷史直到最近才因「中國崛起」成為美國史學界研究的課題。多位學者相關研究陸續在美國出版,如2010年Robert Chao Romero的《華人在墨西哥》(The Chinese in Mexico, 1882-1940)、2012年Julia Maria Schiavone Camacho的《華裔墨西哥人》(Chinese Mexicans: Transpacific Migr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a Homeland, 1910-1960)、2012年 Grace Peña Delgado的《製造華裔墨西哥人》(Making the Chinese Mexican: Global Migration, Localism, and Exclusion in the U.S.-Mexico Borderlands)、2017年Fredy González的《中國百姓》(Paisanos Chinos: Transpacific Politics among Chinese Immigrants in Mexico)及2017年Jason Oliver Chang的《墨西哥反華種族主義》(Chino: Anti-Chinese Racism in Mexico, 1880-194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