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各部會風起雲湧地為了「地方創生元年」焦頭爛額之際,各鄉鎮財團法人為爭搶國發會基金大餅摩拳擦掌的時刻,身為其中,也算是雨露均霑的某知名業者員工之一,實不得不說些實話。
補助款到底在補助什麼?地方創生口號震天價響,日本專家穿梭來往,各公股勢力介入的財團法人更躍躍欲試,沒落的鄉鎮地方真的有一線生機了嗎?在熙熙攘攘眾口云云間,大家都沒有定論。
大家詬病從前政府最習以為常的是辦場煙火活動,或延長為一段時間的「**季」,璨爛光鮮報導的背後,沒落依舊,外移依然。
我在一家知名經常參與創生專案的企業工作擔任企劃,實際上公司經營所用所有都是政府以納稅人辛苦錢支應,我們員工的薪水和餐廳住宿營業的日常開銷當然是補助案的撥款,每天營業額呢?賺的當然都進老闆口袋。除此之外,整個沒落的小鎮有更好嗎?沒有。
我們所輔導的青年返鄉創業很多是都市失業逃兵,所謂返鄉不過失業混不下去回老家來,鄉下只能餓不死,所以有些又回到都市謀生。但為了要拿政府補助款,總得只好趕集似的在一定時期著裝打扮回小鎮來辦場廟會似的作秀。鎮上真正老字號看似繁華的小吃,平常還是愛開不開的,所謂手工藝復興,其實也只成就一兩位網紅。
平常總是對參訪者口口聲聲大力疾呼不能讓觀光破壞我們的美麗家鄉,但,公司賴以為生的不就是這些嗎?有青年返鄉的口號就不是商業化了嗎?來吃飯、參觀、訪問、住百年老宅,不就是旅遊化了嗎?
在看似商業很罪惡的包裝外表下,我們業績不好要被唸,長官來參訪要號召足夠人數參加讓場面熱鬧.....加班沒有加班費,年節也必須犧牲假期,老闆最常罵的就是「這種鄉下根本沒有人才」!坦白說,老闆非常討厭用在地人,一來嫌棄,二來怕別人分享他的資源。我自己是員工,除了口號,從根本上都還看不到這裡和墾丁大街真正的區別,甚至吃住服務衛生品質都還更不專業呢!為什麼呢?做得太好明年就沒有了補助款喔。
大學時期曾熱血的我也有過這樣想法:鄉鎮變成觀光老街就沒意思了!等到真正參與台灣當紅的地方創生,才知道其實這樣想法是多麼地可笑啊。
文青眼中的京都古典有多美,當地人就是那樣地生活,從不迎合遊客,我們這裡的參訪也如此標榜。真是如此嗎?日本對美的追求深入生活,日本人學著以西方的眼光看待自己,把自己當成了「審美」的物件,精益求精,才能不斷強調和宣誓日本的美。京都的美是需要被一點點打磨,京都人們對美極為自覺,千年的堅持與貨真價實的經營所造就的,絕不是刻意展示,更不是應付作假。這樣屬於日本的驕傲,深層一定是誠信,經營的本質就是誠實與信用,不是把國家補助款資挹少數人而產生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