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宣布參選,同時也宣布他要參加初選,不接受徵召,以樹立民主制度,這又被引申是衝著韓國瑜而來。先不去揣測郭台銘的居心,但是為什麼當初王金平及朱立倫對於徵召那樣抗拒?一個候選人有意出馬,繳了數百萬的保證金,又要花費不知多少競選經費,結果可能又沒有政見發表,又不能大家辯論,連正面迎戰對手的機會都沒有,最後就不明不白的憑藉一個民調,黨中央徵召了別人,這對於它們是情何以堪?郭台銘醜話說在前面,要初選不要徵召,要打一場光明磊落的仗,勝固可喜,敗亦欣然,這有什麼錯嗎?
也有韓粉認為郭台銘當初南下高雄支持韓國瑜賣芭樂,結果最後自己要參選,居心叵測。但是支持是一回事,參選又是另一回事。郭台銘有意參選就不能替韓國瑜賣芭樂嗎?而郭台銘將韓國瑜「國防靠美國」的20字箴言,改成「國防靠和平」,旁人誰又焉知,也許是郭台銘覺得自己更能夠承擔大任因而決定出馬呢?
其實,在民主制度下,徵召本來就是一個不民主的程序,只有在黨內沒有人出馬,或是黨內一枝獨秀的時候才能使用。而無論民進黨或國民黨,現在都沒有徵召的情況和理由。蔡總統和韓國瑜都應該放下身段和面子,正面迎接挑戰,而不是他們的支持者責怪別人「突襲」,「不誠信」,「背後放槍」。這才是民主制度競選的真諦。
*作者為會計師∕時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