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長於「撿到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投入國民黨總統提名初選後,蔡英文立刻「活」起來了,相比之下,與之挑戰黨內提名初選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只剩下「簽書會」,的確瞠乎其後。
民主不是餓肚的盾牌,飽腹不是獨裁的糖衣
不過,蔡英文勇敢直面郭台銘的說法,都頗有商榷的餘地。比方說,郭台銘自喻是媽祖「義子」,參選是因為媽祖「托夢」;蔡英文好整以暇表示,「相處久了就不必托夢了」,其意非常簡單,她才跟著白沙媽參香遶境。托夢之說不論是真是假,或寄望於民間信仰,於蔡英文不論是到大甲媽扶鑾請 轎或者跟著白沙媽參香遶境,都脫不了「有所求」;而郭台銘少時寒微,真真切切在媽祖廟廂房裡住過九年,媽祖於他是生活日常,要論「相處久」,蔡英文自是比不得郭台銘。
蔡英文又拿郭台銘曾說「民主不能當飯吃」,引用網友之言:「沒有民主,只能要飯吃。」兩人說詞有異,但是「民主」與「腹肚」兩件事,並不衝突,嚴格來說,也不能有衝突,民主不能是餓肚子的盾牌,飽腹也不能成為獨裁的糖衣。
當蔡英文拿「沒有民主,只能要飯吃」反酸郭台銘的時候,她應該要問問自己執政三年,到底創造了什麼「民主土壤」,讓平地而起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憑一句「貨進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掀起「韓流」端掉民進黨的基層江山?更讓韓國瑜一句「台灣安全,人民有錢」廣獲民心;也讓富三代不只的實業家,寧可置企業帝國於不顧,轉而投入總統大選,並把大選視為「中華民國保衛戰」?選舉成為「主權保衛戰」不正是拜民進黨、蔡英文之賜嗎?
郭台銘一出,打柯打韓,都成了浪費子彈
蔡英文講得多好聽?「民主是最好的一件事,是領導人在民主機制下,對每個人都要有一樣關心與照應的心情,尋求社會最大均衡讓社會最大公約數可以浮現,讓社會可以平衡。」實情如何?年金改革不說了,軍公教沒有全面也七八成翻臉;勞基法二修,勞工也得罪了;黨產會和促轉會「東廠化」,什麼時候以「社會最大公約數」為念?媒體批評,甚至不是批評而是熱捧他人,NCC就能一再裁罰特定媒體,無視言論自由,還能大舉修法言論入罪;最莫名其妙的是,惡整考試院,修考試院組織法把委員從十九人大減為三人,考試院是憲法機關,當年李登輝凍省修憲,陳水扁廢國大修憲,只有蔡英文政府,視憲與法為無物,走巧門亂整一通,無視法制不理法治,談什麼民主?
走出國門不講中華民國,為了選舉,「我是總統」可以喊得震天價響;對出訪港澳拜訪中聯辦的韓國瑜,大加撻伐;對同樣拜訪中聯辦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人,春風拂面輕輕帶過,陸委會說法是宋楚瑜不兼公職,實情應該是民進黨蔡英文過去尋求親民黨的合作,包括宋楚瑜兩次代表蔡英文出使APEC領袖高峰會,更重要的,應該宋楚瑜不是蔡英文競選連任的「假想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