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季廷觀點:美國對中國的「推回政策」與南海周邊航行活動

2019-04-29 06:20

? 人氣

對目前台灣的政策來說,與印太戰略的接軌是現行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標,但在川普的南海及其周遭海域的全政府途徑的政策尚未出現前,我國在海域爭端的態度上,宜採取低調的態度因應可能發生的變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90425_法國巡防艦「葡月號」(Vendemiaire)。(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Saberwyn攝/CC BY-SA 3.0)
法國巡防艦「葡月號」(Vendemiaire)近日穿越台灣海峽。(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Saberwyn攝/CC BY-SA 3.0)

不過,在近日法國軍艦葡月號通過台灣海峽後,中國大陸方面的回應,不僅值得吾人注意,且可能對台灣形成新的一波壓力。具體而言,在葡月號通過台灣海峽的消息被揭露後,中共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說這是「非法進入中國海域」。雖然從媒體的消息來看無法得知葡月號航行的確切地點,但依據報章紀錄有關美國過去在台灣海峽的航行紀錄來看,美方進入台灣海峽的中國(大陸)領海範圍,並非以挑戰其過度海域聲索為目的,所以很難推論葡月號超越了美國過去的行動而進入了中國的領海。此外,法國國防部長帕爾麗的助理對法新社提到,「法國海軍大約每年都會通過臺灣海峽一次,從未引發任何爭端和反應」來看,應該是與過去的航行方式沒有差異才對。如果法國軍艦沒有在台灣海峽進入中國(大陸)領海,卻被認定是非法進入中國(大陸)海域,似乎應觀察是否中共對整體台灣海峽定位有更明確的定性或轉變,而更趨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上「大陸/島嶼型海峽」的性質視之。在此定性下,台灣海峽也就變成只有不能停止的無害通過權,而無公海自由航行的適用餘地。

在過去中共官方沒有明確提及外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的非法性,以及沒有明確定性台灣海峽的法律性質狀況下,這次中共官方轉變的態度似乎也就更值得注意與玩味。如果類似這次的回應變成未來的常態,似乎可預見美國軍方會強化在台海的航行次數,且有轉變為正式挑戰過度海域聲索的自由航行活動之可能。美、中對台灣海峽的態度可能發生轉變的狀況下,我國官方對台灣海峽以及過去就曾經被美國批判的澎湖水道之定位,可能將面臨比過往更為清晰的表態壓力,並隨時牽動著兩岸的政治關係。然而,如果美國在此區沒有形成一套全政府的中國推回政策時,政府究竟要採取更趨近美國的法律政策,或是趨近模糊表態的避險式法律政策,將會產生比過去南海仲裁案期間更大的選擇壓力,也更加考驗著對臺灣執政者的外交智慧。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