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時代,作者不會非常擔心是否有驚喜或者劇情提前透露的問題,」詹姆斯・格林說。
封面就劇透的《魯賓遜漂流記》
格林的說法並沒有誇大,看看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的《魯賓遜漂流記》(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就知道。
這部經典小說名著在1759年出版時,書的全名是「關於一個來自約克的水手魯賓遜‧克魯索陌生又奇妙的冒險故事:因為船難而倖存的他獨活在美洲海岸邊一個接近奧里諾科河河口的小島長達二十八年」。
柯林斯的書也帶來了另一個變革,就是開啟了無劇透的評論模式——如今,記者寫一個像《復仇者聯盟4》這種電影的報導時不劇透,已經是一種常規操作。
在19世紀,大多數書評人——包括那些不喜歡《白衣女人》這本書的人——都接受了作者的請求,為書中的情節保密。
同樣是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spoiler」(即劇透、或曰「爆雷」)這個概念的各種表述開始出現。
《圖畫報》(The Graphic)在1886年發表的一篇書評開頭就說:「我們會盡量少地提示當中的情節,以避免破壞它的效果,因為它的趣味就在於讀者要完全帶著新鮮感和開放的頭腦來迎接它。」
希區考克:親自出馬防劇透
到20世紀,大眾傳媒的全面到來,令學者形容的所謂「情感投入」更加滲透到虛構作品的消費上來。
傳奇電影導演兼製片人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希治閣)在1960年的經典作品《驚魂記》(Psycho)裏,花了極大的努力來對當中的情節扭轉進行掩護。
希區考克不僅將他能找到的羅伯特・布洛克(Robert Bloch)同名原著小說全買下來,他還在宣傳過程中不時釋放反劇透的信息。
其中一份印刷出來的廣告上包含了一句呼籲:「不要透露結尾,因為它是我們唯一的結局。」
反劇透文化:時代的產物
雖然喬治・盧卡斯在《星球大戰IV:曙光乍現》上映前還樂於談論情節,但是到了後續的《星球大戰V:帝國反擊戰》(The Empire Strikes Back),事情卻有了重大的改變。
由於1977年的電影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於是1980年的續集就成為一個反劇透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