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7日舉辦全市公投,通過一項地方法規的倡議案,讓丹佛成為全美首座私人持有及使用「迷幻蘑菇」除罪化的城市。這項名為「301倡議」的提案,在市長及區檢察官持反對意見下,以約1%的些微票差,低空飛過半數同意門檻。由於裸蓋菇鹼有助於對抗抑鬱、焦慮、創傷後遺症等,倡議組織表示,法案的通過讓使用者得以不再擔心因服藥而面臨入獄風險。
百分之一的票差,低空飛過同意門檻
賽洛西賓蕈類(psilocybin mushroom),即裸蓋菇,俗稱迷幻蘑菇、神奇魔菇或魔菇,是含有裸蓋菇素和脫磷酸裸蓋菇素等迷幻物質的蕈類,使用者在食用後30分鐘至1小時內,會改變視聽感官,產生色彩鮮明的幻覺及強烈的情緒波動,如看見幾何圖形或是奇怪的光線作用。
Voters made Denver the first U.S. city to decriminalize psilocybin, the psychoactive ingredient in “magic mushrooms.” https://t.co/MP6XWa77Cr
— AP West Region (@APWestRegion) May 9, 2019
根據丹佛市(Denver)選舉部門的數據顯示,這項允許使用迷幻蘑菇合法的「301倡議案」( Initiative 301 ),7日以51%同意低空飛過半數門檻,贊成票數為8萬9320,反對則有8萬7341票,兩者僅差1979票。選舉部門的發言人迪拉德(Alton Dillard)表示,儘管有1300張選票仍待計算,但並不會對投票結果產生影響,最終的票數將會在5月16日公布。
商業販售迷幻蘑菇仍違法
「301倡議」讓21歲以上成年人服用、持有「迷幻蘑菇」不會再遭到刑事罰責,但並規定購買、銷售等商業用途,仍屬於非法。這項「迷幻蘑菇除罪化」(Decriminalize Denver)活動,是由「丹佛賽洛西倡議」(Denver psilocybin initiative)組織所提出,該活動搜集超過8000人連署,並多次修改條文中的用語,當局才批准舉行投票,倡議活動的首席政治策略家索文納(Cindy Sovine)告訴《美聯社》(AP),「我認為今天(7日)的結果顯示出,未來正反兩方的對話將繼續進行,而世界已經做好了準備。」,「如今我們可以開始討論,該如何小心的使用這些藥物。」
Denver voters deciding on decriminalizing "magic mushrooms" today https://t.co/oap8yYm7k6 pic.twitter.com/RNjru7oJeh
— CBS News (@CBSNews) May 7, 2019
「不是討論合法化,而是阻止人們被關進監獄」
該活動支持者表示,他們推動「迷幻蘑菇除罪化」的目的,是為了讓丹佛民眾不必因為使用迷幻蘑菇,來對付憂鬱、焦慮及創傷後壓力症後群,而遭受牢獄之災,索文納表示「我們不是在討論合法化,而是在討論別讓人們被關進監獄。」該法規限制丹佛市政府利用預算追究持有、使用迷幻蘑菇者的刑事罰則,並規定成立專門小組追蹤法規改變的後續發展。
Denver residents vote on whether to decriminalize 'magic mushrooms' https://t.co/cfqaBPS6eZ pic.twitter.com/yHVgdh2JhV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May 7, 2019
本次活動的主理人馬休斯(Kevin Matthews)坦言,多年來他都靠著迷幻蘑菇幫助他對抗憂鬱症。由於迷幻蘑菇的成癮性較低,且會改變人們時間感知能力,因此相較於其他藥物,其效果對使用者而言能更長時間延續。
This is how Denver decriminalized magic mushrooms. pic.twitter.com/5Ve4LSIbhg
— VICE News (@vicenews) May 9, 2019
在過去,由於迷幻蘑菇能產生強大感官體驗,經常被用於宗教活動,自1960年代以來,美國聯邦政府一直將迷幻蘑菇視為違法的娛樂性藥物,連帶影響到醫學研究使用,但近年來有許多科學家發現,產生裸蓋菇素能有效幫助癌症患者對抗憂鬱及焦慮症狀,去年加州(California)地區也曾有團體,希望能舉辦「迷幻蘑菇合法化」投票但並未達通過標準;鄰近的奧勒岡州(Oregon )目前則正在努力,希望能爭取足夠的支持者,在明年進行全州投票。
Mind menders: how magic mushrooms and psychedelic drugs rebuild broken brains https://t.co/q2kKzlkS0q pic.twitter.com/EiINiI5nW2
— New Scientist (@newscientist) May 7,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