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年發生三次重大廢輪胎廠火災,2017年的泰豐輪胎廠以及2019年彰濱工業區廢輪廠和台中后里廢輪胎廠。 這三座エ廠的火災,均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和社會關注!
彰濱工業區廢輪胎資源回收廠大火燒10個小時,用海水和泡沫當滅火劑,我打電話(04/25)給彰化縣消防局黃副隊長,告之正確滅火劑是沙/土壤。
依據媒體報導,筆者發現政府在火災因應階段,呈現三大缺失,極待改進。
未及時劃出警戒區
當發生災害時,不管是水災、地震或化災,社區居民的保護性措施是因應指揮官所要做的諸多且重要的決策之一,因此災防法第31賦予指揮官劃定「警戒區」之責;第24條賦予地方政府撤離民眾之責。那麼如何劃定「警戒區」,以撤離民眾呢?
廢輪胎燃燒除了會產生傳統空氣污染物外,也會產生世紀毒「載奧辛」。然而台中市府遲至當日半夜2點オ發佈緊急應變區,宣佈鄰近災區僅100公尺的泰安國小學生,8日將移校教學。
箪者曾於當日下午10點和10點40分,分別打電話給台中消防局和后里消防隊值班人員,建議應儘速建立「警戒區」。結果發現,他們根本不了解其意義與重要性。
泰豐輪胎火災(2017)也未及時劃出「警戒區」。火場周邊的學校維持正常上學,讓學童暴露於未知風險中 。
筆者引進ERG (Emergency Response Guide,北㺯緊急因應指導手冊),已二十多年。勞委會早已補助エ研院將其譯為中文,並掛於網站!環保署毒災應變隊與區域聯防エ廠成員,均使用該手冊,劃定「警戒區」以疏散民眾或禁止人員進入。依ERG,輪胎火災時,其「警戒區」為下風處至少800公尺。
使用的滅火劑不正確
輪胎遇高温成為流動性焦油,如使用水或泡沫當滅火劑,增加其流動性,一旦遇到土壤,滲入其孔隙內。此說明大量堆置之廢輪胎火災,不易用泡沫或水撲滅或雖樸滅,但仍繼續悶燒。此現象早在1986年代,加拿大魁北克省廢輪胎堆置埸火災被觀察到,而且聯邦政府環境部也監測到戴奧辛的產生--此為世界第一次,由理論的可能性,成為真實現象。此次火災被聯邦政府認為「世紀大災難」,進而修改廢輪胎堆置規範並建議採用沙/土壤為滅火劑。
加開空調機
空調空氣管路提供污染物一條路徑,讓其在房間流動。后里輪胎廠火災,台中市衛生局指出「如果會聞到異常的氣體味道,請緊閉門窗,加開空調機」。此建議不正確,除非外界火災已熄,煙霧流(plume)已移離建築物。
筆者從事有害化學物外洩因意與核生化恐怖攻擊應變技術教學,早已於「高鐵站化學攻擊,空調或排風機是否關閉?」(消防與防災,NO. 44,2010)論述中,指出對於室外污染物,當你聞到(偵知)氣味時,正確減少暴露量方法,是關閉空調系統。實務上,你不用担心室內氧氣量不夠你呼吸。
結論與建議
台灣每年回收10~12萬公噸廢輪胎資源,均屬易燃物,一旦失火除產生傳统空氣汚染物外,尚包括世纪毒「戴奧辛」。因此對此類資源回收廠的管理:
1)應儘速建立貯存規範。
2)在救災方面,應參考ERG手册,依災防法劃定「警戒區」,以保護社區民衆。
3)台中市消防隊應依NFPA472國際規範,加強訓練。
4) 採用沙/土壤為滅火劑。
*作者為台灣重大工業意外防珆協會理事長,行政院災害防救諮詢委員(第ハ屆),前加拿大聯邦政府環境緊急應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