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空氣品質改善程度或許也是原因之一。比較苗栗縣與新竹市在2018、2017年的AQI超標日數,竟然分別增加近47%與27%,增幅分別位居全國第二與第三,桃園市與新竹縣的超標日數雖減少近4%與9%,但減幅仍屬全國後段班。
桃竹苗空品改善程度為何不如南部?
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認為,從目前查到的氣象資料來看,桃竹苗地區空氣品質變差,可能是因為降雨天數減少、低風數增加,但仍待進一步分析各排放量變化的原因。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則認為,這與新林口發電廠兩部超臨界機組,以及大潭緊急發電的七號機組上線有關。
莊秉潔細究新竹縣與苗栗縣,發現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增加許多,這是電廠燃燒造成的污染,並非當地工廠或交通工具排放的物質。而這項推測,也與他曾模擬發現新林口電廠主要增量區域在新竹山線及苗栗的結果一致。
桃竹苗空污改善程度都不及南部,與各機關緊密配合環保調度有關。受到東北季風與平原地形影響,南部縣市的空氣污染物不易排散,空污經常超標,地方必須與中央密切合作,如加嚴台中、高雄等燃燒設備的排放標準,減少生煤許可量與露天燃燒,並規畫秋冬兩季停機減煤。
不過,南部反空污大聯盟也指出,若計算全年平均,南部地區因春夏季節的風向改變,而有機會脫離空污高峰,空污改善是必然的現象,與去年同期相較雖有進步,但不值得說嘴。民眾最在意秋冬時空氣品質惡化的改善,政府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當空污改善程度與政府治理、能源轉型呈現正相關,一般民眾仍將燃煤發電與核能發電的比例視為競合關係。公投後的民進黨政府若要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除了在經濟層面上,因外資企業要求百分之百綠電而增加再生能源的能見度,政治層面上,加強空污治理的成效不啻為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