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法院長、國民黨籍立委王金平1日下午突然發布訊息,宣布將登上議場質詢台上質詢。王金平質詢時表示,台灣的主流民意是「不統、不獨、不武」,而大陸的核心價值是「要統、不獨、備武」;他比喻,大陸是想以結婚為前提交往,但台灣是不想以是否結婚為前提交往,主政者應要有責任未雨綢繆,制定萬一攤牌的因應對策,並對「台獨」、「一中」與「統一」3大問題理性討論。
王金平自今年2月1日卸任立法院長後,未曾進行口頭質詢。日前曾遭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批評質詢及提案次數掛零,但他當時表示,質詢的方式有口頭及書面2種,而且過去歷屆的立法院長在卸任後,都不曾上台質詢,因此這是慣例,他也不好意思打破。
不過,在立法院第9屆第1會期對行政院長林全進行施政總質詢的最後一天,王金平辦公室下午突然發布訊息,宣布王將登上議場質詢台上質詢。但質詢開始後,他則未採「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全程也沒請任何官員上台備詢,由他自行講述30分鐘,要求行政院以書面答覆即可,議題包含:經濟發展及財政收支、新南向政策、兩岸關係、藍綠和解等面向。
「九二共識不容否認」 兩岸政策因此擱置不是辦法
對於首次站上台質詢,王金平將兩岸關係作為此次講述的最大核心。他指出,兩岸關係絕非台灣經濟成長的萬靈丹,但兩岸關係惡化或不正常,台灣經濟絕對受影響。
王金平表示,他了解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必然有不同於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但2012大選前至今,5年來兩黨面對兩岸,似乎只聚焦在「有沒有九二共識」、「承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爭議。他認為,「九二共識」在朝野間確實有爭議,但九二共識過去曾開啟兩岸的正面發展,「這個事實,不容否認」;而如今兩岸不少重要議題,因大陸堅持九二共識擱置,僵持不是辦法,執政者有義務結合有識之士共解僵局。
王金平強調,台灣不能再等待,自民國38年到現在過了67年,兩岸間的分立、分治,相互不信任形勢,至今仍然不變,相互間的實力消長卻有很大改變。他認為,在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不再一黨執政,政黨輪替將成為常態,而社會劇變,兩岸執政當局和社會,都必須重新認識劇變下的雙方,唯有充分認識才能力制定正確的政策及選擇。
5大因素影響兩岸關係 主政者應制定萬一攤牌的對策
王金平說,他認為影響兩岸關係的5大因素,分別為:實力、意願、情緒、情感和義務。他建議,新政府應制定這5大因素的兩岸政策:
一、實力:當政者要明白告訴人民兩岸實力對比的真相,訂出相應、適當的兩岸政策;
二、意願:台灣主流民意是「不統、不獨、不武」,而大陸核心價值是「要統、不獨、備武」,大陸想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台灣是不想以是否結婚為前提交往,主政者要制定雙方萬一攤牌時的因應對策;
三、情緒:新政府要將台灣內部相互否定的情緒,引導走向「兼容並蓄」,並找出「求同存異」的最大公約數;
四、情感:政府面情感認同問題間,要衡量其利弊得失,這影響兩岸互動和互信及台灣的未來命運;
五、義務:必須讓國人了解面對兩岸巨變,我們是否已做好因應之道,不必依賴國際強權與自我應變能力。
「維持現狀能維持多久?」 籲理性面對台獨、一中、統一3大問題
關於上述5大建議,王金平表示,面對新情勢及變局,新政府必須多元、多面向思維,如此才能制定出有效且符合人民利益的兩岸政策。但他接著指出,「台獨」、「一中」與「統一」是影響兩岸及台灣未來的3大問題,很遺憾我們從未真誠地、認真地、理性地面對、討論,過往面對這些議題時,大多是主觀多於客觀認定、立場多於務實討論,攻訐多於理性溝通,至今不是避而不談,就是各講各話、各持己見,以致兩岸政策不是與時俱進,而是一次輪替,一次折騰,最後以「維持現狀」緩解各方紛爭。
王金平指出,依據民調顯示,目前絕多數的台灣人民都認同維持現狀,但「維持現狀可能安撫、也安全了我們這一代人,能維持多久,暫且不論,但下一代呢?」我們不該交給下一代一個難以收拾的兩岸關係,唯有面對和耐性才能做出正確決定。他呼籲,政府要帶領台灣人民理性面對「一中」、「台獨」、「統一」的問題,如此才能在變動的時代中,全面考量5大因素,創建可確保台灣人民利益的選擇。
而王金平在質詢完後受訪表示,這是他睽違23年以來,第一次走上質詢台上,講述的內容都是真實現況,不只是講給對岸聽,也是向新政府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