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海面出現夢幻藍光,「藍眼淚」成為馬祖觀光賣點!每年春夏之際,馬祖沿岸、坑道海面上出現的「藍眼淚」,其發光生物究竟是什麼?國立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終於找出答案。
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在教育部5年500億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支援下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希望解開「藍眼淚」之謎。由海大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今年4月起在「藍眼淚」經常出現的沿岸水域採水,將發光生物進行單離培養,目前已經成功單離培養出夜光蟲,並且證實夜光蟲就是馬祖「藍眼淚」中主要的發光生物之一。
蔣國平表示,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是一種異營性渦鞭毛藻(dinoflagellate),為1種單細胞原生生物。全世界不同海域的夜光蟲均屬於同種生物,馬祖發現之夜光蟲屬於分布於熱帶、副熱帶與溫帶沿岸水域的紅夜光蟲。夜光蟲細胞呈透明球形,直徑200至2000微米。
夜光蟲雖然缺乏游泳運動能力,但可藉由浮力在水表層生活。其攝食餌料範圍由細菌到魚卵或仔稚魚非常寬廣,但偏好吃矽藻與綠藻。
而為什麼夜光蟲會發光呢?海大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昇芳解釋,夜光蟲發光的部位在細胞膜,每隻大約含有10的4次方個發光源,每個發光源由3部分所組成,大小為0.5至1.5 微米。包括「發光素氧化酶(luciferase)」,此為一種氧化酵素,接著需要有「發光素接合蛋白(luciferin binding proteins)」去抓住「發光素(luciferin)」,發光素為可被氧化放出能量之物質,發光素氧化酶會氧化發光素放出藍色生物光。
蔡昇芳表示,夜光蟲每個光源大約可放出10的5次方個光子,受到刺激後發光大約僅能持續80毫秒,夜光蟲發光是一閃即過,照片上看到整個海面均為藍色是攝影經過長期曝光的效果。
蔣國平說,由於未進行完整的科學調查,藍眼淚出現的時間很難給一個肯定說法,出現原因也很難有定論。但一般說法「藍眼淚」會在4到5月間開始出現,到9到10月間結束。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表示,研究團隊已掌握人工繁殖的關鍵技術,未來可發展成人工藍眼淚做為觀光或文創產業用途,同時透過長期觀測也可以做「藍眼淚預報」,促進當地觀光發展。
海大將設馬祖校區 盼結合學術與地方文化
海大馬祖校區將於2017年招生,新設立3個科系(海洋生物科技系、海洋經營管理系、海洋工程科技系),未來學生將有3年在基隆校區,1年在馬祖校區學習。協助馬祖地方產業的發展,並將學術研究與地方文化與生態結合。
劉增應表示,未來縣府每年將提供每位在海大馬祖校區念書的學生1萬5000元的獎學金跟生活費。張校長也強調海大也會補助在馬祖校區的學生每月一次往返馬祖基隆的船票,同時也會安排校本部的學生到馬祖擴大社團活動。